浅析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2)

2012-08-08 17:13

 

明确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定义,对我们加深认识体育改革大有帮助。那么,什么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导下,按照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以体育运动的形式,有计划、有组识地对受教育者的身体方面施加一定的影响,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一种教育过程,简言之,是通过影响学生身体,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过程。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为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才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国家教委主任柳斌说:素质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办事,教会学生健体。”  弄清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有利于加深认识学校体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互相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促进,都有着育人的共性。从外延来看,素质教育比学校体育广,包含统领着学校教育,而内涵则学校体育要深。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素质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提高和升华,反过来加深各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它们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是个性(学校体育)与共性(素质教育)的统一。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反映着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是由素质教育的结构与体育教学的目标决定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在于提高学生素质,而素质就其层次与内容上看,一般可分三类七种。三类即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七种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全美素质、劳技素质。关于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增强体质,掌握“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较二者可见,素质教育的结构分类与体育教学目标结构有很强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体育教学的每个目标任务的实现,都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教学的实践影响着学生自然素质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完成各种动作练习,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理,心理机能,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第二、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与手段对学生的心理品质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有明显地促进作用。如耐力跑有助于形成坚韧不拨,吃苦耐劳的个性心理品质,参加团体项目运动有助于形成和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团结协作,勇于拼博的个性心理品质等;第三、体育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体育因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教材因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社会素质发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审美能力等基本素质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体育目标任务的实现,也受着学生素质水平高低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决定了体育教学应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基本途径,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能极大的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认识,对于教师在体育教学法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4.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关系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大事。因此,要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他涉及的方面较广泛。表现如下:教师的品格素质是通过他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明亮的印象会使学生产生敬爱感,产生积极的模仿作用;能力素质表现在教学、训练、开展群体活动等各方面,教师的这种特殊能力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理磁力,引起敬佩感,从而主动接受教师的影响;知识素质表现在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在教学中以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赢得学生依赖,产生强有力的吸引;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能保持乐观大度,自立自信,敢于进取,勇于开拓的心态。情感素质是教师影响力的催化剂,是师生双方相互吸引的巨大磁力。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有教师。因此,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是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振兴教育,振兴民族的需要。

浅析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怎样提高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