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教育实践也证明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会培养费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主导与促进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要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种技能。为此,体育教师通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就能达到"以身立教"的目的。但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还要对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因此,体育教师就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5在体育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5.1.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明确体育教学的素质观念的更新。
这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指挥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6)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状况发展;(8)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摒弃在长期应试教育中形成的陈旧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