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氯气与水的反应》这节课选自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是以研究氯气的性质为案例让学生体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氯气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非金属单质,氯气的性质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其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是氯气化学性质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接下来研究氯气与碱反应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酸的通性,初步了解了酸碱指示剂如何使用以及如何检验氯离子。在本节之前又学习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及部分化学性质,了解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这些都为本节课的相关实验设计做了知识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但是,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有关氯气(或者氯水)的探究实验应该在通风橱或者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进行,另外高一新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都相对比较弱,所以学生很难顺利地在课堂上开展氯气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学情的了解,笔者将本节课的“氯气与水的反应部分”制作成微课程,设计了“自主学习任务单”并制作了配套的微视频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使用。
设计
笔者结合学情,设定了以下的达成目标:①能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能分析出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顺利达成目标,它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①学习指南。它包括四个子栏目,其中课题名称和达成目标是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要达成的目标;学习方法建议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高效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课堂上将要进行和参与哪些活动,明确课前自主学习微课程与将要进行的课堂学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②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任务单的主体部分,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否达成目标的重要保证。根据本节微课程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笔者制定了四项学习任务,供学生观看微视频时在设置的相关暂停位置思考完成。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可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上找到与任务难度相当的题目练手,以及时验证自主学习成效,获得学习成就感;同时,额外提供了两个拓展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开拓思维,以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③困惑与建议。该部分旨在让学生记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微课程的一些建议,以便课堂学习时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制作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中设置的学习任务,笔者制作了相关微视频。微视频中用到的视频素材和图片素材均取自网络,笔者先将部分素材制作成PPT,然后使用软件Camtasia 8.4进行PPT录制和对视频及其他素材进行后期加工处理,最后以MP4的格式发布,时长7分40秒。
笔者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笔者以氯气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事实创设情境,贴近生活的实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引出本节课主要的探究内容——氯气能否与水发生反应?
由实验视频一,学生能得出氯气溶于水后会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有盐酸生成,以及氯水具有漂白性的结论,学生在视频中设置的暂停思考环节可以暂停播放视频,完成学习任务一。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盐酸和水均不具漂白性,学生自然会猜测“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氯气吗”?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的欲望。
由实验视频二,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应该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次氯酸是学生新接触到的一种物质,对其性质不了解,所以在此处笔者简单讲解了次氯酸的性质,让学生明确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漂白作用,之后学生暂停视频完成学习任务二。
由学习任务一和二,学生可以得到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两种生成物,这样就可以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三,就能顺利达成设定的目标①。
学生再根据氯水中各成分在水中的电离情况,不难分析出氯水中含有的三种分子和四种离子,完成学习任务四,从而达成设定的目标②。
《氯气与水的反应》微课程制作及应用
2021-05-08 04:24
《氯气与水的反应》微课程制作及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