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与水的反应》微课程制作及应用(2)
2021-05-08 04:24
这样,笔者通过设计一系列递进性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一系列实验视频,可以体验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并得出相关结论。学生完成了设定的这四个学习任务,也就顺利达成了预先设定的两个目标。
课堂应用
“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是笔者提前发给学生、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用的。在课堂上,笔者首先用几个与学习任务难度一致的题目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了检测,用正确率来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然后师生共同对学生在“困惑与建议”栏目中提出的疑问与建议进行讨论;在确认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氯气与水的反应之后,让他们完成进阶作业(进阶作业的难度逐渐深入,且包含本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作业中包括了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有何区别,氯气能否与碱发生反应等问题,很多学生在这些问题上不能很好地作答,但是这些问题肯定会激发其探究的欲望。这时,笔者再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协作实验探究,探究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在成分上的差异以及探究氯气与碱的反应(与氢氧化钠及石灰乳反应)。因为学生在课前观看了微视频,从中受到很多启发,也消除了对氯水实验的畏惧心理,所以很多小组能很好地设计出实验方案并顺利实施,学生真正变成了探究实验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组实验结束后,笔者选择了一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质疑,展示小组再进行阐释,这样在质疑和阐释的活跃气氛中,学生对氯气相关性质的理解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如果学生不能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解释,则由教师来帮助答疑。最后,笔者让每位学生都自主归纳出氯气的性质,可以使用表格、树状图、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梳理。 教学反思
笔者选择了把《氯气的性质》这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氯气与水的反应”制成微课程,将“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前自行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对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可以随时暂停或反复观看,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另外,微视频的动态呈现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尤其对实验探究内容来讲,通过对微视频进行后期剪辑和技术处理,可以剔除那些与实验无关的内容和现象,精简实验操作,使整个实验过程更加紧凑、科学,还可以大大缩短观察实验现象所需的时间,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微视频更清晰、更有针对性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有效克服教师课堂上演示实验的不足。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微课程教学法”把课堂教学活动规划为课堂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质疑等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教学结构安排合理,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学生的潜力被激发出来。
附:自主学习任务单
《氯气与水的反应》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鲁科版高一年级化学必修1第1章第2节
案例:研究氯气的性质——氯气与水的反应
2.达成目标:
①能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能分析出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
3.学习方法建议:
①请你仔细观看实验视频,尝试准确描述视频中的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或解释,然后与微视频中的讲解进行对比;
《氯气与水的反应》微课程制作及应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