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搭建个人空间,推进在线学习
微课程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的模式,微课程可灵活适用于多种教学情境,如在线学习、面对面学习、混合学习等,在网络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利用移动终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并学习微教程。但是作为教师而言,自己制作的微课程,并不一定能够被相关的微课网站收录,那么教师如何将自己的微课程上传至网络,便于学生学习呢?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个人的网络资源,与学生建立沟通与活动,引导学生在线学习。个人的网络资源有多种,比如博客、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等。作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关注自己的博客或微博,加学生为qq好友、微信好友,然后将自己制作的微课程上传至博客、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在教学中,笔者曾将高中地理的部分知识点制作成微课程,如“高考中时区题易错部分专题讲解”、“判断经纬度的小技巧”、“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等微课程,在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进行上传,学生加关注或加好友之后,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学习。尤其是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点学习不透,课后可以通过手机、电脑、ipad等终端进入笔者的个人网络空间,学习笔者个人网络资源中的微课程,可以很好地消化各种知识难点,取得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五、运用网络分析,充分掌握学情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几乎是无所不能的,通过网络资源推进微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升微课程制作水平,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更为实用的学习途径,此外,网络资源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学情,从而有效指导教学。从大的层面上说,教师在关注微课网站的时候,每个网站都是统计功能,能够统计每个微课程受关注的程度,教师可以清晰的把握哪些知识点是学生较为关注的知识点,当然,网站的用户比较分散,学生群体来自不同地域,受教育的情况不一样,而且还有部分老师用户。因此,在为教师掌握学情提供依据方面,网站统计数据的参考价值要打一定的折扣,也就是说,网站上比较受关注的微课程,基本上也是本班学生较为关注的知识点,当然肯定会有出入。从小的层面上说,教师通过博客、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上传的微课程,也可以统计有多少人关注过,有哪些人浏览过。教师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学生们对哪些知识点感兴趣,可以较为精确地掌握学情,以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提升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中国教育界正在引领着一场变革,作为教师应该敞开胸怀,与时俱进,去了解微课程,关注微课程,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推进微课程教学,必须以网络资源为基础和支撑。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适合微课程教学的学科,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同样要积极去学习并制作微课程,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提升微课程教学水平和效果,实现“用网络资源之土,育微课教学之花”。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胡良民,张广花.论网络地理教学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5(05)
[2]王宏伟.中学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4]王新乙.微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J].基础教育课程.2013(Z1)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启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