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开设专门的阅读课
具体的说, 今后的语文课应加强阅读教学, 让阅读促进写作,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阅读与课内学习相结合
现在高中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依赖现有的必选修教材, 为了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学生阅读范围还应该有所扩大, 从而有效协助课内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老师应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 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和阅览室,引导学生深入地进行针对性的阅读, 扩大阅读量, 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和语言, 增强对课内语文学习的兴趣。
2.阅读与课外兴趣相结合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 也提出学生应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 ” 每一学期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书目,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和课外优秀读物, 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不同题材、 不同体裁、 不同流派的作品。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 感受、 领悟丰富的中外文化, 扩大阅读视野, 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
3.阅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 强调 “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学习认识自然、 认识社会、 认识自我” 。为了让语文阅读与社会实践有机联系, 我们应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踏青活动, 让学生走出课堂, 融入自然和社会, 在实践中将阅读与体验相结合, 感受特有的自然风情和人文意蕴, 开阔视野, 陶冶性情, 提高素养。
4.阅读与表达交流相结合
阅读是汲取, 表达是实践, 二者是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体现, 且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为了配合阅读教学的实施, 我们还应开展系列活动。①口头表达: 如读书交流会、 演讲会、 辩论会、 课前三分钟等等; ②书面表达: 给学生配发开展阅读学习的配套练习册, 用于做读书笔记, 写心得体会。
二、 开展专题教学, 落实读写一体
高考是一个选拔人才的平台。围绕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 我们从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入手, 为学生搭建各种学习平台。
从高一年级开始, 打破单元授课制的方法, 通过学科组集体讨论通过, 高一年级开设诗歌和小说专题教学, 诗歌专题又分设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专题教学; 高二年级开设散文和人物传记专题教学; 高三年级开设文化、 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专题教学, 通过专题教学,打破当前作文教学中读写割裂的现状, 让写作成为阅读的自然延伸及内在的渴求, 在深度阅读、 深度思考、深度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写作, 写作便会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 高中语文教学为了适应新的高考要求,必须以阅读为抓手, 以阅读促写作, 我们绝不能急功近利, 因为我们要培养的不是高分机器人, 而是有智慧、有情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 陕西安康市紫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