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境中识认在比较中提升——《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3)

2021-05-08 04:32

3.回归整体,再识标点

(1)比较异同:咦,他们哪里长得像呀?

小蝌蚪和逗号:圆圆的脑袋,小小的尾巴。

小水珠和句号:圆圆的,小小的。

一串水珠和省略号:圆圆的,排成一排,有六个点。

(2)对话朗读。这些来帮助青蛙的朋友都来了,让我们用美美的声音,再读一读这三个朋友说的话吧!

(3)小结提升。真好!在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的帮助下,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这三位好朋友呀,都是来自一个大家族的,这个大家族就叫做——标点符号。(教师板书)

【教学点评】

此环节中,教师用“有哪些好朋友来帮助青蛙?”“它们是怎样帮忙的?”这两个问题来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并在具体的语境中,借助生活中的事物引领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三个标点符号。在识字教学“串”时,教师又通过古字的演变,让学生再一次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有趣。拓展练习说话“一串( )”时,教师还充分利用孩子的生活经验,在注重教给孩子识字方法的同时,努力做到了识认和运用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前后呼应,感受带标点的诗的美妙

过渡:你们看,有了标点符号的帮助,青蛙的诗变了。

1.对比发现,呼应开头,圈画标点

(1)再次出示无标点诗:“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出示改过的有标点的诗:“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2)动笔圈画,语境识认。这两句诗有什么不一样?看看你在下面这首诗里见到了谁?用铅笔把它们圈出来。

2.根据标点,读出节奏,感受美感

(1)读出节奏。生自由读诗、齐读、男女生读。

(2)配乐朗读。池塘边的风景这么美好,小伙伴们这么热心,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让我们再一起开心地读一读这首诗歌吧。(配乐看书朗读全诗)

【教学点评】

本环节把课始“无标点”与课末“有标点”的诗进行比较,让学生圈一圈新认识的逗号和句号,再读一读有逗号和句号的“青蛙诗”,在强烈的对比中,引领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有标点”诗的节奏感和情趣味,再一次在语境中识认标点符号,感受逗号和句号的神奇作用,可谓一箭双雕。

在语境中识认在比较中提升——《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见“微”知著:我的写作教学启蒙老师——谈谈张祖庆老师的緞电影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