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2021-05-08 04:58

(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活动)

2.这篇课文,作者围绕老人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做上记号。

3.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哪方面的描写最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语言描写)

4.聚焦三处语言描写。同学们很会读书。俗话说:“言由心生。”我们就把目光聚焦到老人的语言上,看

看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出老人的自信和开

朗的。

课件出示关于老人的三处语言描写: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1)一读:理清句子表面意思。

①自由读三句话,想一想这三处语言描写分别讲了什么。

②组织学生交流。

第一处:面对工作的自在悠闲。

第二处:面对生活的幸福悠然。

第三处:面对未来、人生的乐观豁达。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工作 生活 未来

③指名朗读,并进行评价。

(2)二读:读出话语背后的深层意思。

①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老人的工作到底累不累呢?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一份在常人看来十分劳累的工作,在老人的眼里却是如此自在悠闲。这份工作在老人眼中已经成了一种享受。

【设计意图:老人累还是不累?也许我们只会一味地追问学生,把所谓的自主权放给学生,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答案,我们总会给予肯定。这样的课堂看似很热闹,但学生的思维没有实质性的发展。作为教者,必须能捕捉到教学点,让学生结合文本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思辨能力、感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人类的“老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