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2021-05-08 04:58

②教师引读:喝的是……,吃的是……,呼吸的是……。

组织学生交流:像老人这样的生活,你喜欢吗?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引导体会老人对生活的享受)

③学生齐读三处对话。

(3)三读:读出标点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①比较: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三处语言描写中,最后一句的标点符号是不相同的,在文中圈画出来。(句号、问号、感叹号)

②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想一想,这三个标点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

句号:平平常常的句号,波澜不惊,正如老人说话时的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问号:最后一句是反问句,用来加强语气,表现出老人对生活的热爱。

感叹号:用感叹号表现出老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③朗读训练,读出标点符号不同的表达效果及句子所蕴含的情感。

(4)四读:读出语言的

节奏。

①同学们,读一读前两处对话。这两处对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读起来给你什么感觉?

第一句:有韵味,有节奏,很整齐。

第二句:并列结构,句子很整齐,有韵味。

②组织学生交流:这样的语言有什么作用呢?

③教师小结:这样的语言特色,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老人轻松、悠闲的工作心态以及神仙般的悠然生活。

④学生推荐朗读。

5.教师小结:为了表达需要,作者精心安排了三次语言描写,分别从不同层面层层推进,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设计意图:聚焦课文的核心段落,紧扣描写重点展开教学。通过比较发现,老人的三处语言描写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整体把握之后,进行比较教学,发现文本中语言描写的表达秘妙,不仅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领略人物语言本身的独特魅力,从不同的层面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关注外貌描写,比较中体会

1.过渡:课文除了描写老人的语言,还抓住了老人的外貌进行描写,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人类的“老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