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的评价监控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提高(2)

2012-08-27 23:14


        一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评价手段从当初的学生手工涂卡、读卡机汇总统计方式向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网上评教转变,自行研制开发出学生网上评教系统,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5个大项11个小项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附表一涵盖了课堂教学环节的评价内容。目前,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已覆盖了全部任课教师。
        二是发挥了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作用,同行之间通过交叉审核各环节教学资料,交叉课堂教学观摩,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提高。
        三是发挥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的督导作用。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每学期进行随机性听课,检查课堂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并有针对性地听取申请精品课、优质课立项建设的任课教师、参加教学竞赛的青年教师和学生评教中反映效果不佳教师的有关课程。
        学院实行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三期”教学检查制度。每学期初专门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对开学后第一周内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教学准备情况,保证教师和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教学。在每学期中,采取随机听课、领导干部听课、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员反馈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检查。重点检查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并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指导,从而保障了教学质量。学期末,重点检查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考试准备情况。每阶段都有重点检查内容,将结果反馈给教务处。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改进。发现教师授课存在问题,则要求二级学院组织人员帮助其改进、提高。学院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教师荣誉、教师年终考核、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挂钩。对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的申报者和年终考核优秀的教师,要求其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必须排名在本单位前列。晋升高一级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时,任职期间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重要指标。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
        日常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各二级学院成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教师的教学质量的保证工作。其评价结果中学生评价点40%,院与领导与专家评价占20%,同行教师评价占20%,教师自我评价占20%。
        1、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一般在被评教师的课程结束前两周统一进行。学生以班为单位,对该学期所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职称、年度考核挂钩。以笔者所在的外国语学院为例,在学生评价中制定更为详细的表格,其中以评价教师的优缺点为主,由管理人员在课间发放调查表格,统一标准,要求学生对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最后打分,并当场收卷。工作人员将意见、成绩汇总后上报主管院长,主管院长对学生反映差的后5%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教学指导,并要求其听学生评价打分前5%教师的课。
        2、院系领导与专家评价
        可通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安排专家和被评价教师交流教学情况,提出建议。
        同行教师评价
        同行教师评价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尤其是教同一课程的教师互评,找差距,取长补短,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安排教师互相听课不得少于3节,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

建立完善的评价监控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提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快乐翱翔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