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系列的构建与实施之我见

2012-10-11 17: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以来,学生活动方法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关注,有关活动方法指导的问题也逐渐进入校本研究的视野。但总体上看,教师在活动进程中及时主动实施方法指导的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对活动方法指导途径和策略的全面深入认知;关于活动方法指导的研究缺乏系统性,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活动方法指导课例­,但对问题的剖析尚显表浅,也缺乏系列化、结构化的构建。因此,系统建构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系列、深入探寻活动方法指导规律,对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整体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活动方法指导系列构建和实施的意义
1.掌握方法是影响课程实施水平和学生活动水平的关键要素。
首先,掌握方法是课程目标的主要内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与其他类型的课程一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也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但与其他类型课程的目标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的目标,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新课程中其它学科类课程相比,其核心价值一是在于丰富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发展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知和积极情感,二是在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研究、实践方法的量与质,比他们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更加重要,应当成为评价课程实施有效性的核心要素。
其次,掌握方法也是影响学生实践活动成效与水平的主要因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不深入、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单薄是较为常见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客观上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容易消退,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和持续地保护,他们的实践活动往往会浅尝辄止甚至不了了之;另一方面是,学生在一项实践活动展开时,缺乏活动方法的有效支持,不知道最合适的方法是什么,或者知道要用什么方法但不清楚如何操作,想做却做不了、或做不好。而且,后者还会对前者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方法使用不当导致实践活动受阻,学生不能获得预期的成果和成功的体验,于是渐渐对活动失去信心,并最终选择放弃。因此可以说,学生对实践方法的掌握情况,决定着他们实践活动的成效和水平。
2.教师对方法指导内容和策略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方法指导的成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现有教师群体来说,至今仍是较为陌生的课程领域。老师们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既当“先生”又当学生,一边指导学生开展研究与实践活动,一边探索学习如何有效地介入和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逐步积累了一定的指导经验,但对于方法指导的认识还显得不够全面和深刻。许多老师关于活动方法认识及运用要求方面的积累跟不上学生活动的实际需求;许多老师对于活动方法的一些核心问题缺乏认真的关注和思考,如:哪些是学生活动过程中必备或必需的方法?不同活动领域及活动方式相关的方法有哪些?怎样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进程进行方法指导?方法指导究竟应当采用启发还是灌输的方式?……不少老师在活动方法指导的时机上随心所欲、内容上蜻蜓点水、方式上简单枯燥,导致实际指导效果的不尽人意。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系统梳理活动方法指导的内容、明确活动方法指导的途径和策略,自然成为了目前课程深度推进中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活动方法指导系列的内容建构
目前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方法的研究,较多地站在科学研究或社会研究方法的角度进行,试图通过借用或改造这些领域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来解决学生的活动方法指导问题。
例如,有专家认为,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体验、实践、应用的学习方式,衍生、交叉或融合成的具体活动方法有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
也有人提出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主要涉及到的方法可以分为实践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两类:实践的方法大体上包括操作、制作、种植、饲养、采集、测量等,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的方法、提出问题的方法、实验的方法、查找资料的方法、思维加工方法以及撰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小论文的方法等。
还有人认为方法论指导系列的构成,应围绕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搜集与处理资料、如何撰写活动总结或报告、表达与交流、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进行调查、怎样进行访谈、怎样进行实验、怎样进行手工设计与制作、怎样利用网络与计算机开展活动等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
笔者认为,这样的建构强调了活动方法本身的系统与全面,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方法系列建构的思路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建构的线索脱离,不利于教师在具体的课程实施情境中关注和应用;二是涉及的内容过于宽泛,没有突出必备或必需的方法;三是呈现中揉杂了过程指导、方法指导和人际交往指导的内容,影响教师对方法指导内涵的把握;四是过于强调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对其它领域、特别是劳动与技术领域相关的方法关注不够。
为便于把握方法指导的内容和要求,满足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教师指导的现实需求为目标,从课程内容的建构方式和学生相应的实践活动方式出发,系统梳理各类活动方法,形成较为合理的活动方法指导系列。
通过对课程纲要的系统解读,结合课程实施中的观察和思考,对活动方法按课程指定领域和学生活动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形成下表中呈现的方法系列雏形:
课程指定领域
学生活动方式
活动方法指导的主要内容
研究性学习
文献研究;
实验验证;
调查与统计分析
资料收集和信息整理;实验法的应用;
问卷设计和调查实施;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研究(调查)小报告、小论文撰写等
社会实践与
社区服务
社会考察;现场采访;服务与宣传
观察法的应用;访谈的设计与实施;宣传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等
劳动与技术
设计与制作;生产劳动体验;家政
常用工具或仪器的使用;简单图纸的认识;产品说明书的阅读等
信息技术
(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不作单独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系列的构建与实施之我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如何转化后进生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