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系列的构建与实施之我见(3)
2012-10-11 17:10
2.跟随式——伴随学生实践活动进程
从认识和理解活动方法到真正掌握方法、有效运用方法,学生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因此,学生活动方法的指导不可能一步到位,教师需要确立全程关注、长期指导的意识,在努力提高方法指导课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强化伴随学生实践活动进程的跟随式方法指导。
⑴把握方法指导的起点
教师在学期初制订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和设计某一具体活动指导方案时,要通过与学生交谈、询问以往指导教师等途径,了解学生经历过哪些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是什么、对活动方法系列中常用方法的掌握程度怎样等信息,对学生掌握活动方法的现实基础做到心中有数;在学生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跟踪观察、检查活动档案等方式,客观地评估学生运用活动方法的实际水平,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对于方法指导的实际需求。
⑵把握方法指导的时机
一般来讲,跟随式活动方法指导需要教师重点关注以下环节:一是方案制订和论证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活动的内容合理选择活动方法,并尝试将活动方法具体化;二是过程交流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方法运用的情况,分析运用方法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三是活动反思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所用活动方法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分析运用方法的成功与不足,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法运用的要点。
⑶把握方法指导的方式
在实施方法指导时,教师常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一是范例引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适时提供相关方法的使用实例,让学生在案例分析活动中获得运用方法的启示。二是相机讲解,在学生对方法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方法的运用存在较大困难之时,教师可采用参与式发言的形式进行适当的讲解,说说自己是如何认识相关活动方法的,谈谈自己在运用该方法或以往指导学生运用该方法时的经验教训,提醒学生运用方法时的一些注意事项等。三是讨论完善,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运用方法开展实践活动的情况,呈现经验、暴露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评价、建议等方式的讨论活动,互相启发,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创造性,解决方法运用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对方法的优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