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3)

2012-12-04 21:38

走样。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参与式教学的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

新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用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待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并善于把他们的优势智能领域迁移到弱势领域,使其弱势领域的智能潜力得到开发,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都有一席之地,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个性能得到充分张扬的人,使教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有教师。在学生和教师的人格之间画上等号,教师要学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用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品质,用宽广的知识面、卓越的教学艺术和敬业精神感染学生,学会对学生的错误能启发学生自我反省,自觉纠错。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不要用一把尺子评价学生,还给学生创新发展的空间并分清界限。让学生在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的同时,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以便他们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营造和谐的氛围,促使主动参与。

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1.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乐学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  ,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思的巧妙提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及形式多样的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都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出乐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乐于参与。

2.运用激励机制,创设自信的课堂氛围。

正确的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产生“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的重要环节。激励是升华学生情绪的一种驱动力,学生在参与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形成强烈的学习欲望,创造自信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奋发参与。

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差生的转化问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