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的情感极大的影响着教学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走进课堂时面带微笑,用和蔼有神的目光看着学生,学生就都能从目光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学习的欢乐,从而以良好的心境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握好师生“表演”的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就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双方形成积极互动、探究合作的新型关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切忌动辄在课堂上搞师生表演,甚至搞一些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的表演。这种现象目前在很多课堂上经常出现,而且误以为不这样做似乎就不能和课改新理念合拍。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取一些必要的课堂表演是应该的,但表演过火,过频,为表演而表演,盲目追求课堂热闹,搞轰动效应,而不去考虑热闹之后学生真正得到了什么?这就适得其反了。这样的教学不但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课堂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参与式教学的效率。
四、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师生互动效应。
如果课堂改革仍然是单一的、表演式的,那就势必走上表面化、形式化的死路。所以我认为应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师生互动效应。下面我就谈谈怎样创造性的开展教学。现代教学论认为:应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