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复习课中例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4)

2021-05-13 10:02

3目标达成度的有效性。

科学课程目标之一就是了解或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会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用它们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题教学的实践性能很好地解决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的脱节现象,让学生主动参与例题教学提升能力,实现课程目标。例题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有效性要做到“两个得到”:即学生得到发展、知识技能得到重现与重组。

例题6、甲、乙两组菜豆种子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种子萌发,而乙组种子不萌发。乙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缺乏……………(▲)

A.适宜的温度B.适宜的光照

C.充足的空气D.充足的CO2

例题6让学生对比甲乙实验,寻找自变量,发现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通过控制变量法和对照组实验重现与重组“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知识网络。同时让学生实践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获得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例题教学有效性的优化措施

1情景性、层次性设计例题,吸引学生高度参与。

1.1例题的情景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传统例题教学纯粹是“遇题解题”,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缺乏好奇心。为了避免学生被动的、乏味的学习,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体验科学学习、解决问题的乐趣。因此,在科学例题教学中,尽量利用“生活情景”、“社会热点情景”、“前沿科技情景”、“探究情景”和“开放情景”等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题7.自2009年3月以来,世界多国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该病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5月11日,我国内地确诊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1)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来看,该病患者属于▲。

(2)甲型H1N1流感患者早期用达菲治疗效果较好。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其化学式为C7H10O5,它由▲种元素组成。

(3)许多国家正加紧研制甲型H1N1流感疫苗,利用疫苗提高人体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抵抗力。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称▲免疫。

(4)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该传染病的▲(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5)疫情发生后,卫生防疫部门对来自疫区的入境人员进行检疫检查、对机场和车站进行消毒。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来看,这些措施属于▲。

初中科学复习课中例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探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