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复习课中例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5)

2021-05-13 10:02

(6)下列预防甲型H1N1流感传染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B.加强身体锻炼C.养成勤洗手的习惯D.消灭蚊子

(7)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采取的措施是▲。

(8)截止2009年5月28日,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5例。该流感病毒感染性强且致病性高,尤其是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的青壮年易受感染。就此看来,甲型HlNl流感的易感人群主要是▲。

(9)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咳嗽、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已出现极少数死亡病例。从传播途径分析,甲型H1N1流感属于▲传染病。

(10)以下对病毒描述错误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C.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活D.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11)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对甲型H1N1流感不具有免疫力,这是人体▲免疫的特征。

(12)但是患过这种病的人以后很少再患第二次,这是因为该患者具有(▲)

A.传染性B.免疫力C.抗原性D.抗药性

(13)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的环节是(▲)

A.传染源B.传播途径

C.传染源、易感人群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4)2009年3月确诊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到6月30日5000例,说明了甲型H1N1流感具有▲性。

此例题是我在复习《人、健康与环境》时设计的。此题所创设的情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把科学(传染病、免疫)例题与生活、社会热点(甲型H1N1流感)结合起来,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生活既科学,科学既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奋感。

1.2例题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促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在例题设计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基于一个班级人数众多,他们在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上存在着千差万别,因此,例题的设计在难度上要分层次,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又通过师生互助、生生互助等形式进行交流,帮助低层次的学生全过程参与到稍高难度例题的学习,从而获得适当的发展。

初中科学复习课中例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探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