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方面,民办幼儿园拥有更强的服务意识。民办幼儿园在幼教市场中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幼儿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家长是幼儿教育的购买者。相比于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能够实施更细微周到的保教管理,组织更具特色和多样化、个别化的家园互动活动,提供诸如延长在园时间、开设寒暑假班等多种服务形式,以满足不同家长的特殊需求。
(二)民办幼儿园内部劣势分析
在管理体制方面,大多数民办园存在着管理体系的不健全。虽然我国幼儿园管理实施的是园长负责制,即园长直接负责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投资者仅作资金方面的扶持。但在实际运行中,民办园的园长多为投资者,民办园的管理多为投资者的管理,加上规模多属于中小型幼儿园,管理中多采用直线式管理模式,很容易带来管理者权力的高度集中和过度使用。特别是部分民办园的管理者是非幼教工作人员,办园思想不端正,以盈利为目的,把办幼儿园当作赚钱的途径,忽视教育教学质量,不理解幼儿教育的真正含义,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造成幼儿园管理混乱,发展后劲不足。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和理念常常会有问题,教育决策随之呈现随意性和非专业性,幼儿园内部各部门之间也很容易因意见不一而发生矛盾,从而限制和制约了民办幼儿园的更好发展。
在师资队伍方面,与公办园相比,民办园教师流动频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民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低于公办园。与其他职业相比,幼儿园教师本就工资待遇低、福利保障少、工作时间长、工作投入与所获得的报酬不成比例,而有关调查显示,高达72.8%的民办园教师表示受雇的幼儿园并未为其办理“五险一金”,同时民办幼儿园普遍存在教师的薪金福利与教师的工龄挂钩、以工资作为押金等现象。民办幼儿园在聘用教师时使用的是劳务合同。这种合同制的聘用形式也使得幼儿园和教师之间约束性弱、稳定性差,再加上近几年公办园招考有编教师力度的增大,民办园教师一旦通过招考,就会流动到公办幼儿园。此外,幼儿园教师多为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也是她们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些教师特别是民办园教师就会选择放弃幼儿园的工作。
在收费方面,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缺乏规范性。与公办园由物价部门按照园所级别审批定价不同,民办幼儿园实行的是市场调价。由于政府对民办园的财政投入较少,民办园除了自己要承担多种项目的办园成本之外,还要不断扩大资金,拓展幼儿园的服务项目和提高办园质量。这就导致民办园之间因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的不同而带来收费价格的差异:部分声誉高、设施条件较好的民办园收费十分昂贵,而部分民办园却为了吸引生源不惜降低应有的基本标准,严重影响了其保教质量,结果导致“贵族民办幼儿园上不起,廉价民办幼儿园不敢上”的现实局面。这种收费标准的非规范性和差异性,也自然会导致家长产生“民办园不规范、质量无保障”的心理,以至于“挤破头”也要想办法让孩子进入“收费低、质量好”的公办幼儿园,这对不同层级的民办幼儿园都会带来负面的招生影响。
在课程设置方面,民办幼儿园因过于强调特色课程而常常处于“难以处理好幼儿全面发展和定向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困境。受急于收回办园成本的经济诉求驱使,较多民办幼儿园引进了各式各样的特色课程,例如奥尔夫音乐课程、蒙台梭利课程、数理逻辑课程、双语课程等。他们希望通过设置特色课程来吸引家长的关注,以提高幼儿的人园率,同时也为提高幼儿园的收费找到说服家长的依据。但实际上,很多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者对这些特色课程缺乏实质性的理解与掌握,很多特色课程的设置流于形式。一些民办幼儿园甚至根本不具备开设特色课程的条件,致使所谓的特色教育往往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对幼儿的发展反而起到阻碍作用,“小学化”问题长期存在。
四、基于SWOT模型分析的民办幼儿园发展对策
由于不同的环境需要有不同的活动与之匹配,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民办幼儿园就应该改变办园理念,制定适应新环境的发展策略。而当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策略改变后,其自身能力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才能保证发展策略的实施。根据上述对民办幼儿园环境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如表1所示的SWOT分析矩阵。
(一)增长型发展策略(SO策略)
当民办幼儿园处于优势条件和机会环境状态时,政府及幼儿园的管理者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多种发展机会发挥幼儿园内部优势。
第一,应继续支持民办幼儿教育事业的规范发展,不断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地位。在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和支持有限的情况下,应肯定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对学前教育事业的贡献,引导民办幼儿园在规范发展中逐步提高自身在幼教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民办幼儿园应及时进行市场需求分析,有的放矢地调整自身的发展规划。幼儿园管理者应结合当前的国情和幼教市场的需求,合理制定幼儿园的发展计划,保证其在幼教市场中的稳定发展态势。第三,政府应合理布局并引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在市场这双“无形的手”指引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同时,政府应用“有形的手”去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学前教育实际发展水平,合理布局和规划民办幼儿园的协调发展,防止出现民办学前教育资源的过度集中或严重不足。
(二)转型升级发展策略(WO策略)
当民办幼儿园处于劣势和机会环境状态时,政府及幼儿园的管理者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来弥补幼儿园自身的缺失
第一,民办幼儿园应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主动争取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民办幼儿园应积极建立与地方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良好关系,主动向这些部门多咨询、多汇报、多交流,并接受这些部门的合理管理与方向指导,赢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第二,政府应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减少其师资频繁流动的比例。各地方政府应制定并落实民办园教师的相关政策,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利和地位,协助民办园解决好教师的资历认证、职称评定和晋升等问题,保证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的同等地位。第三,民办园应规范内部管理,保证幼儿园的良性发展。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与评估,规范民办园内部的管理制度,定期对民办园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培训与指导。
(三)多元化发展策略(ST策略)
当民办幼儿园处于优势条件和威胁环境状态时,各地方政府及幼儿园管理者应以其自身的实力来正面回击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并慎重而有限度地利用幼儿园自身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