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投资的经验、问题及政策建议(4)

2012-08-25 21:51

  2.对外投资规模与水平和我国经济规模不相称。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我国在海外建立了一批项目,为我经济建设发挥了作用,但无论如何这些项目从规模、科技含量、影响力等仍是不够的,离我国经济建设的需求还相差甚远,与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更有着巨大的差距。虽然国际游资很多,但是争取外资的竞争也越来越剧烈。我国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成为外资“向往”的地方,可以相信,以后若干年引资工作还会有较大发展。然而无论怎样发展,单靠引资不能完全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走出去”发展,筹集建设资金是一条必由之路,而且是一条可行和有效的途径,应该不断发展扩大。

  3.贸易型企业远远多于实体企业,而且企业规模小,难以发挥影响力。我国的对外投资是外贸公司为发展贸易的业务在海外建立分公司开始的,一般规模很小,其功能是联系客户,催缴货款,监督发货等;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投资始于宝钢对澳大利亚恰纳尔铁矿、首钢对秘鲁矿产和中外运对新西兰森林的投资,目的是解决生产的原料和出于对资源的考虑。这样的对外投资项目虽然越来越多,但仍然屈指可数。小项目对探寻市场、培训人才、了解国际惯例由其独特的作用,但影响力却是有限,何况还有一批产生负面影响的失败事例。

  4.企业管理人才短缺。在对外投资逐步扩大过程中,缺乏训练有素、熟悉市场、精通国际化经营的人才越来越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障碍,并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制约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例如,2002年9月,TCL集团公司出资800万欧元成功收购了德国破产企业施耐德电子股份公司的部分资产,在巴伐利亚州成立了施耐德电子有限公司。这是TCL公司为参与全球竞争、公司战略发展走出的漂亮一步,是进军欧洲市场一个非常好的跳板,在国际商业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好的战略需要有经验的经理来实现,于是,TCL于2003年3月聘请了有经验的荷兰籍克劳普斯塔先生为TCL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然而仅在8个星期后,由于双方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上存在较大分歧,克劳普斯塔先生被解雇,该公司的生产由于没有合适的总经理受到影响。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早在1987年就在德国的汉堡建立了欧洲分公司,眼下正在德国寻找收购对象,同样也为请不到合适的高级管理人才发愁。找不到合适的国际经营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对外投资进程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新问题,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发展,也阻碍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整体推进。

  5.缺乏权威的对外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我国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管理的经验,因此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确实有很大的困难。作为相关政府部门和贸易投资促进机构理应承担起向企业提供各种支持的义务,包括提供各种对外投资所需的信息。然而,由于各自为阵,疏于交流合作,相关部门向企业提供的海外市场信息要么零零星星,没有完整性的权威;要么已经过时,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造成很大的浪费。企业获取信息难,花时间获取的信息又不能有助于企业的决策,耽误时间,贻误时机。三九集团1993年投资马来西亚建立药品加工厂,由于不了解该国药品生产、销售要经伊斯兰组织认可,最终导致投资失败。这种失误本可以避免。

  三、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建议

  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具体讲,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整体规划和对企业的指导,建立一套科学的协调机制,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当务之急,相关政府部门要疏理现行的政策和规定,逐步取消不利于企业“走出去”的规定,在融资政策、外汇管理制度、人员派出、审批程序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措施,并加强政府为企业服务的功能。就企业而言,它们是“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在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企业要制订出发展海外经营的战略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走出去”战略。其形式可以是到境外建立促进贸易发展的销售服务网络,也可以是在国外设立研究和开发中心,乃至在境外设立企业集团的地区总部、代表处或子公司,增强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

我国对外投资的经验、问题及政策建议(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小企业担保贷款的财政支持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