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务税收的优秀论文范文欣赏(共3篇)(6)

2021-05-08 10:47


  2.合作能够节省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增强税收征管的效率


  网店数量庞大,税务机关办公人员较少,光靠税务机关的力量去排查电子商务商家是否有偷漏税或者是否进行纳税登记是不可能的,因为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或者说税务机关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进行纳税稽查和评估。如果税务机关能够和第三方平台达成合作,不仅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还增强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因为第三方平台掌握的涉税信息不仅全面还精确,更重要的由于其电子化的特点,使得这些信息更便捷更有效地被利用。无论是税务机关间接还是直接掌握这些信息,对于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进步。


  三、税务机关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博弈分析


  (一)如何促进税务机关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博弈分析


  由于第三方平台掌握的信息优势,以及税务机关强烈合作的动机使得第三方平台占据了合作的主动地位。而电子商务商家也倾向与第三方平台合作,通过隐藏信息来少纳税甚至不纳税。所以对于第三方平台而言,他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合作对象,但他选择合作对象时必然会考虑他在合作项目所获得的收益以及获得收益的概率和风险。


  1.模型假设


  博弈参与人:税务机关、第三方平台以及电子商务商家。策略:税务机关选择与第三方合作还是不合作,第三方平台选择与税务机关合作还是与电子商务商家合作,电子商务商家选择与第三方平台是合作还是不合作。收益:假设电子商务商家逃税金额为U,他选择与第三方平台合作要支付给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价格为P*U(电子商务商家逃税金额的一部分,0<P<1),税务机关支付给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价格为Q*U(电子商务商家逃税税额的一部分,0<Q<1)。第三方平台与税务机关的合作成本为X(X包括税务机关搜集整理纳税人涉税信息以及代收代缴税款所产生的人工工资、网站设计维护的技术、硬件成本等);与电子商务商家合作的成本为Y(Y包括电子商务平台被税务机关检查的各种成本,税收罚款、平台信誉的下降等),所以第三方平台与税务机关合作所获得的收益为Q*U-X,与电子商务商家合作的收益为P*U-Y。税务机关、第三方平台与电子商务商家具体博弈的策略与收益如表1所示。


  2.模型分析与结论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想要得到纳什均衡解是(U-QU,QU-X),关键是QU-X>PU-Y且QU-X>0。税务机关和电子商务商家选择不合作是严格劣势策略,所以他们不会选择不合作。想要促成税务机关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必须是第三方平台在税务机关那里获得比从电子商务商家那里更多的收益。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不能改变第三方平台与税务机关合作的成本X,不能改变电子商务商家支付给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价格PU。能改变的是支付给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价格QU以及第三方平台与电子商务商家的合作成本Y。合作价格QU问题本文在下一节详细讨论。所以需要提高第三方平台与电子商务商家的合作成本Y,让第三方平台从自身利益考虑选择与税务机关合作,而不是包庇电子商务商家逃税。


  表1税务机关、第三方平台与电子商务商家三方博弈收益比较


  图1税务机关与第三方平台博弈收益比较


  (二)支付多少“合作价格”给第三方平台的博弈分析


  在第一节的分析中,要想促进税务机关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支付一定的“合作价格”是必须的。那么支付多少“合作价格”才是合适的呢?


  1.模型假设


  博弈参与人:税务机关与第三方平台。策略:税务机关选择支付“合作价格”还是不支付“合作价格”(不支付“合作价格”,意味着第三方平台会选择和电子商务商家合作);第三方平台选择诚信工作还是选择欺骗税务机关与电子商务商家“暗中勾结”。收益:假设税务机关支付的“合作价格”包括基本价格X(基本价格等于第三方平台与税务机关合作的合作成本)和激励价格W,基本价格会在合作开始时支付而激励价格会在合作完成时支付。考虑到第三方平台与税务机关的合作成本X,第三方平台选择“诚信”的收益是W。如果选择“欺骗”会得到基本价格X和电子商务商家支付的“合作价格”PU(这里假设PU=X)考虑到支付的合作成本X,最终得到的收益为X。税务机关与第三方平台博弈的策略和收益如下图所示:


  2.模型分析与结论


  在支付的“合作价格”中,基本价格X是由第三方平台控制,所以站在税务机关的立场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激励工资W为多少较为合适。如上图所示,若W≥X,第三方平台肯定会选择诚信工作。若W<X,第三方平台会选择欺骗,给税务机关造成很大的损失。显然,在一次博弈中,要促进第三方平台与税务机关的合作,我们得出的结论为W≥X,即至少我们要付出两倍的基本工资,第三方平台才会诚信工作,而基本工资X由第三方平台控制,税务机关处于被动地位。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呢?我们引入重复博弈,即参与人持续博弈或者叫分阶段博弈。我们希望能够一直合作下去,第三方平台也能够一直选择诚信工作。这种关系的未来发展能否为提供让大家都做出“善行”(即税务机关选择支付“合作价格”,第三方平台也诚信工作)的动机呢?这里引入一个达成协作共识的判断公式:


  若欺骗的动机≤合作的收益-惩罚的收益,则双方会选择“善行”。在这个公式中,“欺骗的动机”是指本次选择欺骗,能得到比合作更多的收益。而“合作的收益-惩罚的收益”是发生在下一次的博弈中选择合作的奖励收益减去欺骗惩罚的收益。简而言之即本次欺骗会得到比合作更多的收益,但会失去下一次“激励”(奖励-惩罚)的收益。


  首先分析二阶段博弈,假设下次合作的概率为α,由公式可得


  当α=1时,W≥0.5X,即如果确定下一次还能达成合作,税务机关只需支付“激励价格”0.5X就能保证第三方平台诚信工作。当α=0时,W≥X,即如果下一次不能合作,税务机关本次至少要支付X的“激励价格”来确保第三方平台本次诚信工作。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激励价格”W与继续合作的概率α成反比,继续合作的概率越大,支付的“激励价格”就越小。


  最后我们来分析多阶段博弈,假如每次合作的概率为α,由公式可得:

关于税务税收的优秀论文范文欣赏(共3篇)(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企业营改增税收筹划和税务风险防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