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皮花色苷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一)(3)

2012-11-01 22:26

  1.2.2.3  差减法[29]
  通过先测定样品在可见光区最大吸光值,经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漂白或过氧化氢氧化后,再测定吸光值,得出两次吸光值的差值。再通过公式算出花色苷总量。

  1.2.3  花色苷的提取研究进展 1.2.3.1  溶剂浸提法
  国内关于葡萄色素提取方面报道最多的是溶剂提取法,如马海燕等[30]分别用1%盐酸甲醇、5%盐酸甲醇、5%盐酸乙醇、60%丙酮水溶液法、醋酸甲醇水溶液、pH为1.0的酸水溶液等溶剂对葡萄皮的花色素进行了提取方面的研究。

  1.2.3.2  微波辅助萃取法
  微波萃取则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萃取效率的一种较新技术。微波是一种频率300~300 000 MHz的电磁波。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得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到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较弱的萃取剂中。由于传统提取过程中能量累积和渗透过程以无规则的方式发生,萃取的选择性较差,只能通过改变溶剂性质或延长溶剂萃取时间来获得,同时又受限于溶解能力和扩散系数,效果不够理想;微波因其能对萃取体系中不同组分进行选择加热,因而能使目标组分直接从基体分离萃取。微波萃取受溶剂亲和力的限制较小,可供选择的溶剂较多。另外,微波加热则利用分子极化或离子导电效应直接对物质进行加热,避免了传统加热过程因热传导、热辐射造成的热量损失,加热效率高、升温快速均匀,缩短了萃取时间。具有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重现性好、萃取效率高、萃取时间短、能耗低、污染轻等特点。

  1.2.3.3  酶解法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在天然食用色素提取生产中,由于天然色素一般在高温、强酸、强碱发生变化或分解,而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一般在较低温度、接近中性的条件下就能进行,所以酶解法非常适合于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与精制[31]。目前为止已经有了用酶解法辅助提取花色苷的报道。

  1.2.3.4  超高压辅助提取法
  超高压技术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高新技术”之一[32] [33]。超高压技术最初应用于食品保鲜、品质改良、安全控制、乳化和成型等方面,并由此推动了相关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随着超高压技术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展和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已经有学者将超高压技术应用于中药等天然产物的提取中。与传统的煎煮、回流等提取方法相比,超高压技术辅助提取技术具有时间短、能耗低、溶剂消耗少、杂质成分溶出少、收率高、环保等优点。另外,超高压技前葡萄皮天然色素已经有了应用的报道,国外将植物葡萄(V. vinifera)、美洲葡萄(V.labrusea)等葡萄科果实的果皮(制造葡萄汁或葡萄酒后的残渣),除去种子,用水萃取后经精制、真空浓缩而得。其葡萄皮色素呈宝石红,发色基团为花色苷。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色素是食品中重要的添加剂, 随着人类对合成色素毒性作用认识的深人和对天然绿色食品的渴求, 天然色素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葡萄皮色素来源较为丰富。葡萄果皮花色苷不但含量高, 而且种类多, 葡萄花色苷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 安全、无毒,且具有降低肝脏及血清中脂肪含量、抗氧化、抗肿瘤、延迟血小板凝集等多种生理和药用活性功能, 在食品、化妆品、医药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所以对葡萄皮花色苷的提取技术及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花色苷提取工艺的报道多数为热水浸提法和溶剂浸提法,应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花色苷的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是葡萄皮里的花色苷。花色苷在甲醇和乙醇中溶解度大,所以一般采用酸性甲醇和酸性乙醇为提取溶剂。但甲醇毒性较大,考虑到食用色素的安全性问题,本研究采用酸性乙醇作为提取剂结合超声波进行辅助提取,对葡萄皮花色苷的提取技术及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葡萄皮花色苷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一)(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户户通平台构建及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问题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