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3)

2021-05-13 20:58

战后经济恢复阶段,日本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立法。比如《技能者培训规程》、《职业安定法》,、《产业教育振兴法》、《职业教育法》、《失业紧急对策法》、《部分修改职业教育法的法律》等等都与职业教育相关。在战后,日本能够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与其重视教育立法这一具体作法密不可分。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法制化,为职业教育的平稳有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 日本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2.1纵向贯通,打破壁垒

在我国,职韭教育主要分为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种基本形式。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中、高三大层次,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力,主要培养低层次技能型人才。目前,各领域对人才的层次需求更趋高端化,以专业技术型人才、智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而这类人才主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这对中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培养高级技术人才,需要将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向高端延伸。第一,做精中职教育,主要培养中级工、高级工等技能人才。第二,做优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师。第三,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高校转型,主要培养应用技术类型人才。第四,建立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通过以上举措,使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实现纵向贯通,打破制约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的壁垒,使其成长成才的路途畅通无阻,最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2横向畅通,重视实践

现代职业教育属于跨界教育,具有跨界属性。同时,现代职业教育是实践教育,具有实践属性。因此,课堂教学重视实践,评价考核突出实践,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要以实践这一理念为核心,改变在纸上谈兵的状况,改善职业教育的实践环境条件。

一方面.推进校地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倡导职业院校与职业院校之间、职业院校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倡导职业院校与高等院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强化科研和教学之间的联系,促进专业优化和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就是要破解校企合作中的一系列问题。

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将书本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有助于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等创新型人才。2.3外部联通,无缝对接

以提高就业率为最终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急需建立学习、就业创业、再回炉的培训通道,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机糅合在一起,外部联通,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无缝对接。

推进职业教育体系与技工培训体系的有机衔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与学历证书的考取双证融通。这就要求以职业资格标准严格要求职业教育内容,将职业标准深植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之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联系。更加注重工学结合,加大实习实训环节的课时量,制定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目的是使阶段性的职业教育与长欠性的终身学习相互对接,开拓更多的继续学习渠道,为产业和技能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2.4对接产业,转型升级

当今,中国制造业已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新型制造业转变。传统的制造业需要的是单一技能型传统型技工,而新型的制造业需要的是高级复合型现代型技工,因此,这种转变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形势下的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技能型传统型技工,而是技艺精湛、基本功扎实、具有绿色意识、精通信息网络的复合型现代型技工。职业教育不能停滞不前,为了提高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专业结构亟待调整,专业设置亟待完善,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适应实体经济的需求,挖掘优势,错位发展,开设绿色专业,渗透绿色理念,以实现依据岗位需求定制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市场需求调整结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要培养工匠,融人工匠精神,因而,必须对工匠精神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和理解。工匠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这类专门人才是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习得技能的人才,工匠精神这一整体的概念和确切的内涵,要从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来把握。

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