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3)
2012-11-11 01:07
2.构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评估体系
国家对实行职业资格证书有明确的要求,早在1996年国家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其中就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明确“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
学校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使证书考试与专业教学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向及自己对未来就业方向的设计,在毕业前取得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不予颁发毕业证。
总之,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也必须服从这一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区域经济、行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形成特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真正适应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雪琼.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08(20)
[3]石伟平、徐国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4]陈红霞.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教育模式的改革[J].职成教育研究,2005(10)
[5]张敏.课程设置:泼掉老汤换新药[N].潇湘晨报,2005.12.12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