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关联角度赏析仿拟辞格(3)

2012-11-11 01:16

    例6:“It's said that Jane has fallen in love with Jack.” “Yes, but she says she walked into love.”

    “听说简爱上了杰克?”“是的,不过她说她是慢慢爱上他的.”

    此例中,walked into love是fallen into love的仿拟,但它却比本体更富表现力,因为听话者可以从walked所赋予的词汇信息推断出在爱上之前犹豫不决的心情,表达了与“坠入情网”的差别。

    对于仿拟这种创造性言语行为来说,具备认知语境的趋同意识尤为重要,仿拟行为者应格外强化自己对人类趋同的语境和心理的认知,努力使自己创造出来的言语现象能与接受者的认知环境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所表达的意思被言语对象准确地接受和认可,发挥仿拟特定的修辞效果。

    例7: Part-time Job Xtra Money (兼职广告语)

    “Xtra”一词显然是仿造Extra而来,用X代替Ex-,不仅音同,而且利用X在数学术语中表示“未知数”这一共识,因而平添无限蕴意:外快多多,不知其数。不禁令人心驰神动。

    例8: I had no outlook but an uplook rather. My place in society was at the bottom.

    (J.London: What Life Means to Me?)

    “我没有人生观可言,倒可以说有一种上爬观。我处于社会地位的最底层。”

    uplook是仿造outlook构成的。杰克伦敦利用人类根据身体经验对方位词自然而然产生的意象图式,巧妙地将方位词out变为up,极为形象、精练地表明主人公一心想“向上爬”的人生观,将处于社会底层小人物那种既无奈又野心勃勃的心理刻画得十分到位。这一仿词已成为仿拟的经典例子[5]。

    综上所述,仿拟是一种破坏语言常态、改变常规语义匹配关系的言语行为,它借助人类的认知能力,使语言想象达到全新化,解决了因新情况不断出现而面临欲言无辞的尴尬场面,从而创造出一个简明适当的概念或表达,显示出言语者的思辩机智和大胆创新能力。它既使接受者产生较强的认知响应,又产生了新颖生动、令人耳目一新的修辞效果。这正是仿拟的价值所在。通过语用学理论观察、分析仿拟修辞现象,有助于人们更合理地利用仿拟手段提高言语交际能力,提高对语篇的理解和作品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胜杰.相关理论在仿拟构成中的运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99-103.

[2] 徐国珍.仿拟行为的认知功能及认知策略[J].修辞学习,2005,131(5):32-34.

[3] Sperber D,Wilson 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 Cognition [M].Cambridge:Blackwell,1995:39.

[4] 孙昂.认知·意图·关联[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0(3): 9-11.

[5] 白解红.英语仿词的构成方式及翻译[J].中国翻译,2001,22(5): 27-30.


从语用关联角度赏析仿拟辞格(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称谓语中性别歧视表现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