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策略(2)

2012-11-11 01:19


  2011年让美国人遭遇进退两难 
  “Catch 22”出自Joseph Heller的二战小说以及后来改拍的著名电影《第22条军规》。此后,这个词在英语中像征人们处在一种荒谬的两难之中。 
  例2:Britannia Rues the Waves(The Listener) 
  英国航运业风光不再 
  英国人都熟悉《海军军歌》,其中一句歌词是“Britannia rules the waves”,意思是说大不列颠统治海洋,这句话透着独占世界航运业头把交椅的豪气。该篇报道标题采用了仿拟修辞法,用发音相似而意义完全不同的“rues(悲悼)”取代“rules”,暗喻英国海运业今昔落差巨大,其谐音和讽刺的语义效果很强。 
  例3:No Bill, No Bell(The Times) 
  美以首脑会谈不欢而散 
  该新闻标题咋一看完全不明就里。在谈论政治话题时,美国人的社会生活经验足以让他们知道Bill是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昵称,Bell是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昵称。此标题的幽默和怪谈吊足了原语读者胃口。 
  上述三个例子,都是原语新闻作者面对意向读者(即英语母语读者)的文化缺省现象。这些标题的可读性、趣味性等新闻效果突出,但对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读者来说,其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都与原语读者相去甚远,必然要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 
  二、关联理论的内容与原则 
  语用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如何利用语境来推断出话语意义。基于认知语用角度,最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是法、英学者D. Sperber和D. Wilson在1986年联名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所提出来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关联原则,即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互明的前提在于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机制包括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最大关联(Most Relevance)是指在交际中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了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是指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三、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联理论认为,对语言的使用有两种方式:描述性使用和解释性使用。翻译是对语言的解释性使用,就是原语和译语的语句之间存在一种解释性相似。正如陈文伯在《译艺》中指出的,不讲什么翻译标准,好译文的基本特点就是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文的文字表达可以与原文各行其道,既考虑原文形式又考虑译文特点,译文地道而不违原意。 
  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强调翻译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原语,译者靠什么来推理作者的交际意图呢?从关联理论的途径研究翻译,就突出了翻译的认知特性和交际能力,依靠寻找最佳关联,推断出暗含语境。 
  一方面,“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是在保证效度的基础上求其信度”。在保证交际效果的前提下,译文应尽量向原文趋同,提高译文的信息等值效果。另一方面,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原文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即语用推理过程。译者要尽可能根据话语内容去推理原语作者的交际意图,并以明确和可接受的方式再现给译文读者;同时,译者应该尽可能通过各种恰当的翻译方法,为译文读者建立一个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语境,也就是能够识别原语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并对其进行合理补偿,为读者构建可认知的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
  四、关联理论在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的应用 
  按照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新闻英语标题的译者需使用各种翻译策略,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适应意向读者认知能力的方式再现出来。这就需要至少兼顾三个标准:一是,准确理解标题,尽量保留原文风格;二是,在不曲解原意的前提下按照意向读者的新闻表达习惯来翻译,以增强译文可读性;三是,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合理恰当地转化字面意义,以提高译文的交际性。 

浅谈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策略(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Engl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