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临床医学相关教育论文,是实习医生以及需要职称的医生必备的论文写作参考,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来自免费范文网【www.77cn.com.cn】,以下是论文开始:【摘 要】 目的 探讨并观察首要症状为动眼神经麻痹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0 例糖尿病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结果 糖尿病患者动眼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主要为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运动受限,但是眼痛伴有同侧额部疼痛的临床表现也不少见,少数病人有瞳孔受累。结果 经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后,病人在两到三个月内治愈。随访跟踪观察半年至两年。结论 糖尿病作为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常见诱因,诊断正确及时,治疗效果通常较为满意。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糖尿病;临床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饮食习惯也在不停的改变,导致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而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严重程度也不一,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又一大疾病。而糖尿病引起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也呈增长的趋势。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一种慢性血糖水平持续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约有四分之三的糖尿病患者会有眼部疾病并发症,通常多见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发病少于以上两种疾病但是也是多见并发症。本文就糖尿病病人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治疗以及预后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6~2010 年共收治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病人40 例,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龄50 至70 岁,平均年龄60.3 岁;中位年龄为62 岁。40 例患者均是单眼受累,既往无其他糖尿病症状。经眼科检查眼睑基本正常,无屈光或不正,眼底检查,晶状体正常无糖尿病病变,眼球运动正常。复视像定性检查:19 例为内直肌麻痹,15 例为下肢肌麻痹,6 例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正常为复合神经麻痹,全部为单眼受累右眼22 例,左眼18 例。40 例患者均经神经内科诊断排除其他神经方面病因。11 例65 岁以上患者经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血管造影排除脑血管硬化及其他颅内疾病。7 例空腹血糖检查FPG在7.7 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7.0%,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异常,其余患者空腹血糖在7.8到12 mmol/L,空腹尿糖为一个或两个加号,全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 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40 例患者采用口服降糖降脂类药治疗,对血糖控制不理想者以及持续不达标患者,合并胰岛素类药物治疗,对于眼部动眼神经麻痹给予维生素B12针剂肌肉注射,并辅以肌苷片、维生素E、复方丹参片、复方血栓通以及维生素B族口服药。并对饮食严格加以控,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叮嘱患者适当运动。
2 结果
经上述方案治疗3 周至三个月后9 例好转,患眼侧前额部或者眼眶疼痛消失,复视明显好转,占22.5%;痊愈31 例,患眼侧疼痛以及复视全部消失,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发射均恢复正常,眼睑肌肉活动和眼球各项运动也趋于正常,占77.5%随访半年至两年除一例丢失随访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现后遗症。
3 讨论
3.1 发病机理
糖尿病所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其真正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研究清楚,认可度最高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解释为高血糖和多种因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另一种解释为出血或血栓的影响,主要因素有高血糖引起微血管病变,神经内膜血管不畅,引起缺血、缺氧和神经传递能量代谢异常,周围神经发生缺血性传导阻滞,神经传导速度减缓,这是糖尿病神经部位病变的特征性生理异常;此种异常会使神经血管的管壁增厚、血管变得狭窄、官腔堵塞、形成血栓,这也是糖尿病性神经部位病变的血管病理特征。其他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病因:①大脑后动脉、硬脑膜下垂体动脉和眼动脉分支血液会在动眼神经在行走过程中供血,其侧支循环并不丰富,当出现病变引起缺血缺氧时,容易导致动眼神经受损;②糖尿病患者体内蛋白糖基化反应终产物沉积于神经组织,造成髓鞘和轴索微血管损伤,引发神经损害。本组40 例患者可能为炎症或者神经营养血管缺血,病变部位发生在Ⅲ对脑神经,以视物时出现重影以及眼性眩晕为主的症状,且单侧发生。
40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2012-06-27 22:37
40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