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2)
2012-08-21 19:49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各项参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后其病患的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为28例,有效为14例,无效为1例,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97.7%,而对照组中显效为16例,有效为18例,无效为9例,不良反应10例,总有效率为79.1%,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n=病患]
3 结论
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而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在临床上以肥胖,多产,40岁左右的女性为高发病人群。在以往的病例中,病患一般会为了治疗该疾病,大都是以西医治疗快的方法进行治疗;但这方法对治疗难以对病患的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但使用中医的中医汤药治疗是一种能够,把病症有效的治疗和治愈的方法这对比使用西医治疗更为有效(本文数据中显示);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使用中医的汤药剂治疗,是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方法进行保守性的治疗,在本研究中使用的柴胡疏肝散汤剂以加减的方法,按中医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方式进行治疗。在柴胡疏肝散汤剂中对病患胁痛严重的患者可加川楝子、郁金、青皮、半夏可减轻病患的症状以理气止痛的方法进行治疗。心烦,口于口苦,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胁痛,脉弦数的患者,可使用川楝子、黄连、夜交藤、酸枣仁、珍珠母去川芎,是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方法进行治疗[2]。对有眩晕,失眠,舌红,苔薄,少津,胁痛,脉弦细的患者,可使用附子、诃子、苍术、山枝子、茯苓、野菊花,去川芎以滋阴清热,活血止痛,疏肝理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可加党参、山药、白术、半夏则以保胃温补,理气的方法进行治疗。柴胡疏肝散汤剂按加减的方法进行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方式保守性的治疗,对病患的病症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疾病(本文的数据显示)。
综上所述,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急慢性胆囊炎效果明显,后遗症低,并发症低,其副作用低,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黄杜宁.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52例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9.37(6):56-59.
[2]韩陈香.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胆道疾病131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2):30-32.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