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写性”医疗事故的预防(2)
2012-08-21 19:53
为了减少报告单所带来的医疗纠纷,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及时将报告单交给主管医生;
2.2注意校对,把错误、漏字和易混淆的陈述减到最小; 2.3报告单应交予医务人员;
2.4遇到紧急或重要的意外发现应直接与负责医生联系,或亲自交给医生;
2.5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保证报告的质量。
3处方医嘱的书写
行医过程中医生对患者的客观检查和治疗,是通过开医嘱、处方后由护理、检验人员实施的。科学的医嘱能取得好的疗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合理的医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甚至造成患者躯体、生命的丧失,给家庭、社会带来难于估量的损失。
4医学及诊断证明的出具
医生常会遇到一些“患者”为换工种、请假、医疗保险的报销、病退等要求开具医学证明及诊断证明。在法制逐步健全的今天,为避免“书写性”医疗纠纷发生,我们要慎开医学及诊断证明。开具医学证明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询问病情、周密查体、充分取证,合理分析客观证据,以取得疾病的正确判断,给出合理的结论;(2)对一些暂时不能给出判断的病情,在开具医学证明和诊断证明时要以客观描述为主,避免在根据不充分的情况下随意分析、妄下结论,以确保医学证明及诊断证明的真实性。
5认真履行告知义务,正确执行“知情同意权”
知情是同意的前提和基础。病人是否充分知情是其有效同意不可缺少的构成要件,不要认为患者在已认定的同意书上签字就行了,事实没有这么简单。告知包括三项内容:①病情;②治疗措施;③风险。为此要做到1.住院期间病情及其变化的知情同意;2.特殊检查及特殊治疗的知情同意;3.手术等有创检查的知情同意;4.特殊情况的知情同意。如:病人在出院不利于疾病治疗或经济上原因不能继续治疗的,应说明这样做的后果并要求患者和家属签字以示认知。我们要尊重患者的权利,意识不清的要尊重家属的权利。注意取得患者“同意”和“不同意”的书面依据。[3]
6健全病案管理制度
如果一份书写真实、规范而又慎密的病案因保管不善而丢失或随意修改,在举证时其可信度有多大?若病历丢失又如何举证?为此,我们要利用电子病案规范全面、标准、更改权利受限等优点更好的服务临床。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及科学严谨的病案管理体系,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及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整体业务素质,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确保制度落实有效。[4]
总之,为预防“书写性”医疗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审慎、敬业、好学,提高法律意识,同时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质量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龙福德.浅述医疗行为中的法律意识.《中国医院统计》,2004,01(044)
[2]罗振美.强化病案质量管理 防范医疗纠纷.《中国医院统计》,2006,04(040)
[3]苏银利、周婵等.患者知情同意权落实现状调查 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4]钟丽玲、余莲.浅谈电子病案及其发展意义.《中国病案》,2004(10):35-36
浅谈“书写性”医疗事故的预防(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