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麻醉处理(3)

2012-08-21 19:56


  麻醉期间过度通气可使PaCO2 下降,脑血管收缩,从而减少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使ICP下降;过度通气也使中心静脉压降低,使脑静脉血易于回流到心脏。由于脑静脉血容量占脑血容量的2/3,因而可使脑血容量减少。此外,过度通气引起低碳酸血症可缓解脑内酸中毒。过度通气虽有上述好处,但长期过度通气引起心排血量降低和脑血流减少,有加重心、脑缺血的危险,对预后不利。因此,麻醉期间务必合理地应用过度通气,通常在开颅后或颅内血肿清除后逐渐恢复正常通气。本组病人通过监测PETCO2,在开颅前或较大血肿清除前使PETCO2维持在3.3~3.6 kPa左右,有利于降低颅压,之后使PETCO2逐渐恢复并维持在4.0~4.5 kPa左右,有利于循环的维持,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吴承运,刘玉光. 临床神经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25?539.

  [2]雷卫东,计绍云,谈文平,等. 不同时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56例临床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25(5):917?918.

  [3]姚振庆,程建铎. 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J]. 齐鲁医学杂志, 2004,19(3):211?212.

  [4]王洪霞,李红云,李文健,等.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3,39(3):341?344.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麻醉处理(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构建现代医药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