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VEP在脑瘫患儿诊断中的应用(2)
2012-08-21 20:17
2 讨论
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如果合并有视觉障碍,则更加限制了患儿认知社会的能力。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合并有视觉障碍的脑瘫患儿至关重要。
VEP即视觉诱发电位,是大脑皮质枕叶区对视刺激发生的电反应,是代表视网膜接受刺激,经视路传导至枕叶皮层而引起的电位变化,是一种客观记录,不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不需主观表达。FVEP即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反映全部视神经的光敏感性,包括来自周边视网膜区粗的快相传入纤维。通过对FVEP中特定波其潜伏期及振幅的分析,来判断视神经的功能和损伤程度,给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而且该检查无痛无创,家长患儿易于接受,视觉诱发电位分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模式视觉诱发电位PVEP。PVEP电位的图形被认为更加可靠,但是由于PVEP需要受试者的合作(如目光注视刺激面板),不适用于婴幼儿。因此,闪光放电管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闪光刺激被主要用于婴幼儿及不能配合者视觉诱发电位的诱导。
本研究显示:随着脑损伤的加重,视觉损伤的机率在加大,损伤的程度也随之加重。所以,FVEP应该作为脑瘫患儿的常规检查,观察其视觉状态,同时可以参照头颅CT、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来提高脑瘫的诊断率。
根据是否存在持续增高的肌张力(任何一个肢体)将脑瘫患儿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痉挛型,第二组为肌张力低下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中FVEP异常率较痉挛型脑瘫中FVEP异常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中轻、中、重度FVEP异常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张力低下型脑瘫与锥体外系的支配关系密切,而锥体外系涉及脑内许多结构的机能系统,这样在锥体外系受损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中FVEP会表现出较高的异常率。
参 考 文 献
[1]林庆.小儿脑性瘫痪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中华儿科杂志,2005,4(43):262.
[2]吴乐正,吴德正.临床视觉电生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45-279.
FVEP在脑瘫患儿诊断中的应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