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3.3项下方法制备样品。精密称定一定量的干燥品,用甲醇定容至25 mL容量瓶中,再精密吸取3 mL,置25 mL容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至6.0 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4]规定的方法测定。
2.3 醇提工艺条件的选择
2.3.1 醇提浓度的选择
将浙江产淡竹叶药材粉碎,称取20 g/份,共3份,加15倍量的50%乙醇,回流提取2 h(85 ℃),3份提取液分别进行抽滤,将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上浓缩(80 ℃,0.08 Mpa),浓缩液在水浴锅上蒸至成稠膏状,再放置真空干燥箱中(80 ℃,0.08 Mpa),24 h后取出,取少量醇浸膏测定总黄酮提取量。同法测定60%、75%、95%醇提液的总黄酮提取量(见表1)。结果表明,以20 g原药材中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75%醇提液得到的总黄酮量最多,故采用75%乙醇提取的工艺。表1 醇提浓度的选择(略)
2.3.2 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
按照上述单因素考察结果,按表2中的因素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表2 因素水平表(略)
2.3.3 正交试验方法与结果
将淡竹叶药材粉碎后,称取20 g,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见表3)。将回流提取液分别过滤,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上浓缩(80 ℃,0.08 Mpa),浓缩液放置在蒸发皿中于水浴锅上蒸至成稠膏状后,放置真空干燥箱中(80 ℃,0.08 Mpa),24 h后取出,于干燥器中干燥1 h后称量,再按照2.2.1项下方法测定总黄酮的提取量,结果见表3。表3 正交试验设计表及结果(略)
2.3.4 方差分析
(见表4)表4 方差分析表(略)注:F0.05(2,2)=19。
由上述直观分析结果可知,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1B2C1,即1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1.5 h。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因素(加醇量)对总黄酮提出有显著影响,B因素(提取时间),C因素(提取次数)对总黄酮提出无显著影响。结合生产实际,从降低生产成本出发,对提取条件作适当调整,确定醇提工艺条件为A1B3C1,即18倍量75%乙醇回流1 h,提取1次。
2.3.5 验证试验
称取20 g原药材,按照A1B3C1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见表5。表5 验证试验分析表(略)
3 讨论
通过L9(34)正交表试验,最终确定淡竹叶中总黄酮醇提取工艺的条件为:75%乙醇18倍量提取1.0 h,共提取1次,其结果经验证试验确认该条件可行,可以作为大生产的参考工艺条件。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7.2253-2254.
[2] 韩公羽,沈企华.植物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94-102.
[3] 孙佩霞,叶丽卡,张晓丽,等.比色法测定淫羊藿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9,16(1):68-70.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