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穿山甲(甲片)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定为易危级,货源较紧,价格昂贵,市场上常出现伪品。本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将穿山甲的伪品、鉴别方法、伪品的危害等方面加以综述,为药学工作者方便、快速地鉴别穿山甲提供参考。
穿山甲(甲片)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1],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定为易危级[2],货源较紧,价格昂贵,市场上常出现伪品。《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对穿山甲的鉴别为:性状鉴别和用穿山甲对照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另外还进行杂质限制(不得过4%)。这些鉴别方法对于防止穿山甲中搀假起到很大作用,但对付不了目前花样翻新的造假者。本文从常见的穿山甲伪品、鉴别方法进行综述。
1 常见的穿山甲伪品
1.1 聚乙烯伪造品:由塑料等作主要原料,经特殊工艺处理后,作模压制而成。外形与正品极为相似,且形状较统一。
1.2 骨胶伪造品:由动物胶质等作主要原料,经特殊工艺处理后,作模压制而成。
1.3 白矾水浸渍炮穿山甲片:用白矾水溶液浸泡或煮沸穿山甲,然后晒干, 掺假量可达49%[3]。
1.4 盐水浸渍炮穿山甲片:用盐水浸泡穿山甲,然后晒干。
1.5 掺硫酸镁穿山甲片:用硫酸镁水溶液浸泡或煮沸穿山甲,然后晒干,
1.6 搀牛、羊蹄甲片:将牛、羊蹄甲片搀入穿山甲中。
2 鉴别方法
2.1 经验的鉴别方法
2.1.1 性状鉴别: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片状或半折合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大小不一,长宽各为0.7~5cm,外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宽端有数十条排列整齐的纵纹及数条横线纹;窄端光滑.内表面色较浅,中部有一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接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相平行的细纹。角质,半透明,坚韧有弹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淡。[1]该项鉴别可用于区分聚乙烯伪造品、骨胶伪造品、搀牛、羊蹄甲片。
2.1.2 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约1g,加氯仿60ml,加热回流4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穿山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醋酐-硫酸(9:1)的混合液,在80℃加热数分钟,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1] 该项鉴别可用于区分聚乙烯伪造品、骨胶伪造品。另外,还有采用硝酸银试剂专门针对盐矾掺伪的炮山甲鉴别[4]。
2.1.3 水煮:真品水煮5分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伪品水煮5分钟则明显变软,表层变白,但不溶化。
穿山甲的鉴别概述
2012-08-26 23:17
穿山甲的鉴别概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