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核酸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和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在生物的生长、发育等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核酸分析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探针技术法、免疫分析法等,其中分光光度法[17]和荧光光度法[18]使用较多。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但由于灵敏度低,测定的干扰因素多,使其在应用上受到了限制;荧光分析法具有选择性好和灵敏度高,但荧光试剂价格昂贵,而且部分荧光试剂有致癌活性。针对上述情况,RLS法因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试剂无毒性等优势,在核酸分析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黄承志等利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etyltrime?thylammonsium bromide,CTMAB)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核酸因带有大量的磷酸根而带负电荷的特性,证明了CTMAB和核酸通过静电引力共吸附到液/液界面上形成两性复合物,导致强烈增加的全内反射共振光散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ed 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TIR?RLS)信号,TIR?RLS信号强度与核酸的浓度呈线性[19]。刘绍璞等研究了5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核酸反应的RLS光谱[20]。陈展光等首次利用诺氟沙星做为RLS光谱探针,测定了叶绿体脱氧核糖核酸(ctDNA)。在pH5.87的BR(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波长405.5 nm处出现最大RLS峰,ctDNA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02~2.30 μg·mL-1,检测限为1.2 ng·mL-1。还合成了希夫碱试剂三?(2?(邻羟基苯基亚甲氨基)乙基)胺,并且研究了其与核酸在盐酸介质中的反应。对希夫碱剂三?(2?(邻羟基苯基亚甲氨基)乙基)胺?DNA体系的研究发现,在393.0nm处增加的RLS强度与核酸的浓度成线性关系(ctDNA,0.01~4.50 μg·mL-1;fsDNA,0.01~5.00 μg·mL-1)。ctDNA的检测限是1.4 ng·mL-1,fsDNA的检测限是2.1 ng·mL-1。结果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结果一致 [21]。林枫等研究在pH4.0介质中加入DNA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二甲酚橙的RLS增强,据此建立了以二甲酚橙为分子探针测定DNA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合成样品中的DNA测定[22]。
2 在化学药分析中的应用
黄承志等利用具有双亲性的RhB?CTMAB全内反射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肝素,肝素通过与RhB和CTMAB相互作用形成三元双亲性的复合物RhB?肝素?CTMAB,而被RhB和CTMAB协同吸附在水/四氯化碳(H2O/CCl4)界面上,引起强烈的TIR?RLS增强信号用于肝素的测定[19]。陈展光等在氧氟沙星?茜素紫3B体系中发现,pH5.09的BR缓冲溶液中,在439.5 nm处,0.10~2.50 μg·mL-1范围内的氧氟沙星与增加的RLS强度成线性关系。与此同时,在pH6.90,405.0 nm处,0.05~3.00 μg·mL-1范围内的氧氟沙星与RLS强度成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0.013 μg·mL-1,0.021 μg·mL-1[21]。氧氟沙星?茜素紫3B体系可用于人体的氧氟沙星血药浓度测定。还建立了人血清中抗菌类四季铵化合物的RLS技术检测方法[23]。陈展光等,建立的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曲通(Triton)X?100?钼的共振光散射光谱新体系,分析测定了中药、头发以及水中的微量钼[21]。刘云富等研究发现在硫酸介质中,砷钼杂多酸与碱性染料RhB缔合导致RhB体系的RLS强度减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砷(Ⅴ)的含量与体系减弱的RLS强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RLS技术测定砷(Ⅴ)的新方法[24]。
3 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黄承志等,研究了荧光素(Flu)?小檗碱(BE)全内反射共振光散射法测定小檗碱。采用TIR?RLS技术通过Flu与BE在水/1,2,二氯乙烷(H2O/DCE)界面反应研究了BE在界面上的特性。Flu与BE形成双亲性的复合物,在H2O/DCE界面富集,并引起强烈增加的TIR?RLS信号,最大吸收波长位于373.0 nm,所得信号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BE浓度成正比关系,检测限为1.3 ng·mL-1。本方法与药典使用的HPLC方法对照灵敏度有所提高 [19]。张忆华等,在pH为10.0的Tris缓冲溶液中建立了绿原酸?CTMAB?ctDNA体系,实验表明,440.0 nm处增强的RLS光强度(ΔIRLS)稳定,在0.002~0.1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体系ΔIRLS与ctDNA的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6 ng·mL-1。在厚朴酚?CTMAB?ctDNA体系中,选择pH值为10.0的Tris缓冲溶液来控制反应体系的酸度,356.0 nm作为定量分析的波长。在0.02~1.00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ΔIRLS与ctDNA的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最佳反应条件,320.0 nm处,pH10.0时,儿茶素?CTMAB?ctDNA体系在0.02~1.00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ΔIRLS与ctDNA的浓度成线性关系。类似的实验还有山柰酚?CTMAB?ctDNA体系。此外,张忆华还研究了三价稀土离子与槲皮素、山柰酚所形成的络合物的RLS光谱,研究了ctDNA对它的淬灭作用。建立了Tb3+/Eu3+?槲皮素?ctDNA体系以及Tb3+/Eu3+?山柰酚?ctDNA体系,结果表明,槲皮素与山柰酚通过配位作用与Tb3+/Eu3+结合,引起体系RLS光强度的增加,而当加入ctDNA后,体系的RLS光强度降低,原因是ctDNA结构中的磷酸骨架可以与Tb3+和Eu3+发生螯合作用,导致溶液中ctDNA和山柰酚与Tb3+/Eu3+的竞争配位。该方法取得了明显的实验成果[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