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体会韦爱群(2)
2012-08-26 23:32
2.3标本要处理好 标本一旦采集一定要在15分钟内送检,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应存放在2-4度的冰盒内保存,但一般保存不能超过2小时[1],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导致临床误诊误治。运送过程中不能震荡,以免溶血。申请单上要记有抽血时病人的体温、血色素,吸氧者应在抽血前30分钟停止吸氧,必须吸氧者应在申请单上注明吸氧浓度和流量。
2.4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 本组有3例穿刺失败,其中1例因年纪82岁体形肥胖找不到股动脉,且腹泻2天严重脱水使桡动脉、肱动脉搏动细弱、充盈不佳而致穿刺失败;另外2例误入股静脉,均因为糖尿病晚期合并有心房纤颤、心功能衰竭不能平卧,股动脉搏动细弱、触摸不清,加上股动脉在股静脉的外侧0.5cm处而使反复穿刺时误入股静脉。误入股静脉可见抽出的血液较暗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阻力较大。
3 小结
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因人而异、灵活选择动脉,如果是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危重、脱水的病人就应该选择股动脉或肱动脉采血;如果是体形肥胖、股动脉难以触摸,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有腹水、腹式呼吸,不愿暴露个人隐私、不能经受寒冷刺激的病人就应选择肱动脉或桡动脉。笔者经过多次的临床实践总结,认为无论是哪种病人肱动脉应是首选的采血动脉。因为该动脉位置表浅、搏动强、也比较固定;操作方便、患者疼痛少、易于压迫止血及观察采血部位是否有血肿、患者易于接受;进针角度和采血方法与常用的、非常熟练的静脉穿刺采血方法基本相似,故操作起来更易成功,这与董钦[4]等研究发现选择肱动脉穿刺采血能确保一次穿刺成功率、不易误入静脉、患者痛苦小、简单易行一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另外笔者认为垂直进针掌握力度不准容易穿透动脉或穿不到动脉,对于细小滑动的桡动脉容易侧滑导致穿刺失败,而以30-40度角进针穿刺更易成功。由于动脉穿刺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认真体会,善于总结、积累经验,才能不断提高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满意率。
参 考 文 献
[1]张吕胜,芩琼,曾莉等.采动脉血做血液气体分析的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105-106.
[2]龚海萍.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方法及影响因素.医学信息.NO 7.2010:1779.
[3]何丽芬,罗志珍.成功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探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3(12):105-106
[4]董钦.朱静.张毅聪等.经肱动脉采集血气标本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报.2010.17(12A):55-56.
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体会韦爱群(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