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体内无英语报站范畴(68.7%)
*听不懂语音报站,所有站名报站只有汉语、粤语(68句)
*语音报站音量过小,坐在后排根本听不清(62句)
*语音报站语速过快(55句)
*无电视屏幕或滚动屏幕报站,即使有,也无对应英语(50句)
*没有及时用英语提醒下一站的站名(48句)
*有人售票车遇到国外游客,售票员不会使用简单英语提醒国外游客下车(32句)
*无人售票的微型公交车报站不规范,甚至不报站(10句)
报站的问题由来已久,说明看似成熟的报站系统仍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语言及音量等各方面问题。公交车上目前的报站系统大多是人工的,由司机操控,但由于司机所承担的职能较多(尤其是无人售票车),既要安全行车,合理报站,开、关车门,确保不落下每一位欲上车的乘客及欲下车的乘客,还要在行车过程中及时播报各种提示语,所以各项调查结果均显示报站问题尤为突出。如能将报站系统做成智能系统,采用gps定位系统自动报站,则可能使该问题得以缓解,不过这样会牵涉到技术和费用两方面因素,需各部门及相关企业协作解决。
2.车体内标识无英语翻译范畴(18.2%)
*公交车行车路线图无英语版本(25句)
*票价没有明确英语标识(25句)
*“上”、“下”车门无英语标识,不知道从哪个门下车(19句)
*跨区长途公交实行分站售票,无票价英语提示(1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