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渎职犯罪的法律预防(3)

2021-05-13 10:51

(二)摒弃不当认识,约束单位行为

不管是集体研究形式实施的犯罪,还是单位犯罪,行为人都有因此承担个人责任之可能,故通过规范单位行为,预防承担职务犯罪之刑事责任,十分必要。

1.规范印章使用管理制度

规范印章使用管理制度:其一,完善单位印章使用和管理制度,并成文固定。这不仅是进一步规范使用的客观需要,更是排除他人违反印章使用管理规定擅自以单位名义实施行为的重要证据。其二,强化印章备案意识,防止私刻假冒行为,避免他人冒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在仿真技术发达的今天,伪造印章行为并不鲜见,如何让私刻假冒行为承担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在公安机关进行备案,单位只需对该唯一备案章承担责任,可避免因他人冒用而承担责任。其三,规范印章使用程序,在某些不符合单位印章使用程序的情境下,即使印章为真,亦存在否认为单位行为的可能性,例如:先盖章后打印文字,因该情形不符合单位印章使用程序,不能认定为单位真实意思表示,从而否定为公司行为。

2.完善会议记录制度

会议记录本是查明单位犯罪中各行为人是否需要承担个人责任以及责任大小的重要依据。不管是党纪处分还是刑事处罚,都视决议形成过程“是否提出异议或反对意见”来决定是否承担责任,在决议形成过程中根据作用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可见,决议形成中的表现是影响行为人是否承担责任以及责任大小的影响因素,而会议记录本正是查明事实的关键证据。完善会议记录制度,记录会议决议形成的详细情况,是查实各行为人的具体责任,也是保障确实未参与犯罪行为决策或执行过程的行为人免受不当追责的利器。

参考文献:代写论文Dylw. net

[1]王旭.论“集体研究”型渎职犯罪的责任认定[J].贵州警官学院学报,2014(7).

[2]周光权.渎职犯罪疑难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2011(19).

[3]于志刚.法条竞合视野中数额犯入罪标准的统一化[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8).

[4]傅跃建.非法集资单位犯罪的认定[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3(6).


试论渎职犯罪的法律预防(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析广电网络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查与监督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