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构建民族文化产业市场化平台虽然在民族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却存在市场建设不足、市场平台单一等问题。真正的市场平台应该是包括产品平台、营销平台及文化品质平台的有机融合。
产品平台从产品选育到生产、产品绿色化质量监管等;营销平台包括产品创意包装平台、市场宣传平台、产品管理平台等;文化品质平台包括产品文化品质开发平台、文化品质监管平台、文化品质提升平台。这几个平台互相独立,但又彼此交融。
如在开发蒙元文化产品时,其产品选育不仅限于现有的历史遗迹和相关古建筑,还可以寻找最能体现蒙元文化特色的区域,进行相关文化、经济产品的孵化。构建民族文化与地区文化齐头并进、有机融合的发展空间,打造一批能够代表鄂尔多斯形象、体现鄂尔多斯特色的高品位和高水准的文化品牌。
2.2红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及实施策略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而鄂尔多斯地区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牺牲、奉献等精神,形成了蕴含丰富、厚重的鄂尔多斯地区独特的革命红色文化内涵,也必将成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鄂尔多斯革命老区是保卫大西北的军事要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乌兰夫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留下战斗遗迹。许多革命事件声名远播,如苟池事件、准格尔旗的抗垦斗争、席尼喇嘛等领导的独贵龙运动。这些革命运动几乎涵盖整个鄂尔多斯,以此为依托建立红色文化产业发展链,既传承了革命文化,又推动了地区经济建设,进一步确立西部地区红色文化品牌地位。
2.2.1打造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围绕不同地区的红色文化特质,营建富有特色的宣传、教育基地。如:三边民院突出“蒙、汉、回”团结进步主题、席尼喇嘛领导的独贵龙运动凸显宗教界革命精神等,形成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连锁基地。
2.2.2营造特色红色文化旅游产业
红色基地的革命历史遗迹具有历史文化的沧桑与厚重,有其参观游览价值却缺少娱乐参与性。为提升游览价值,可以根据基地的革命历史事迹,开发适合现代人参与的娱乐性项目,如仿真战役(包括模拟指挥室、沙盘模拟战、武器拆装等)、寻找间谍等,同时还可以开发系列纪念产品。
2.3知青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及实施策略
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的农场。他们带来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留下了自己的青春、热血,大多对支边的地域有特殊情感,知青文化产业有其开发的机缘。
2.3.1开拓知青旅游产业
知青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在延续性之上。因此,开拓知青后代与亲属的相关旅游产品才是持续发展的根本,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青旅游产业知名度。而知青旅游也需注意其回忆与创意结合,还可与其他地区共同开设全国化知青旅游产业。
2.3.2搭建知青产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