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创”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系列课程考核探索(2)
2010-07-11 01:07
1.2 教学体系的变化使考查课成为提高考试效率的改革突破口教育部本科院校评估要求增大选修课的比例,现行的教学计划中,考查课一般包括全部选修课,选修课的教分和学时一般都远超过必修课,因此,考查课的考试改革成为扩招情况下提高考试效率的突破口。
1.3 考试改革的中心是加强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是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因此,考核的指挥棒,也应该向着评价牢固基础和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转变。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三创”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当前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主题,学生的能力成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改革一些闭卷考试课程。
1.4 考试改革要求根据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设置系统考核方式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乃至其他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近年已经有了很多的变化,比如,教育部要求增加考察课的比例,要求有双语专业课,增强实践课程比例,等等。因此,进行考核方式改革需要有系统的观点,出台系统性的考核方式与教学体系改革相辅相成,是培养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
综上,随着近年来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也在发展变化,考试必须有新的方式与之对应。大学考试某种程度是指挥棒,指挥着毕业生的能力走向。
2 考试方法改革具体方案
2.1 考察课系列课程——小组方式重点系列考核法
2.1.1 小组方式重点系列考核法基本思路考查课的考试改革成为扩招情况下提高考试效率的突破口。考查课与考试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考试课基本针对全部必修课和少部分重要的限定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是构建学生基本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要精雕细刻地检验,要进行闭卷考试。而选修课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的素质或向学生介绍学科前沿的课程,对此进行考查,主要应该根据学生平时参加听课、完成作业、实验、课堂讨论、平时测验、出勤等情况综合评定,不需要限定在闭卷考试的形式,小组方式重点系列考核法的目的是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重点考核,重点内容学生一定要掌握。从而增强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期末考试化为每次课,或者阶段性的重点测评,考核内容包括根据学生平时参加听课、完成个人作业和集体作业及实验、课堂讨论参与、平时重点测验、出勤等情况,每次上课(或每几次上课)都有一种成绩评定,授课结束后综合平时成绩即为总成绩,不用进行期末考试。这样的方式可以化难为简,减少期末考试的压力,有助于解决学生平时不学,期末突击准备考试,考试通过后大部分遗忘的问题。
2.1.2 小组方式重点系列考核法实施具体方式小组间的成绩可由集体作业、集体实验、课堂讨论、平时重点测验等方式进行区分,以对小组抽查或小组派代表方式进行。小组内的成绩分档,可以通过作业、小测验、平时出勤、实验报告等来区分,该考核的执行要求任课老师比较细腻,每项考核在平时要认真积累,打分公平,注意早期根据学生情况规划实施具体方式。具体执行过程可根据学生人数来确定考核时间段和分组方式,如果人多可适当多使用分组方式来提高考试效率。
2.1.3 改革后可能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这种考核方式是一种对考察课的改革尝试。首先,需要教师有对学生和课堂整体的掌控能力,关键是引导学生建立一个自己认可的评价方式,确实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和创造的乐趣;其次,教师要有重点意识,注意是重点就一定要教会,即使学生听不懂,也可以通过团队互助弥补,考查课所针对的选修类的课程讲明白重点就可以,不必纠缠于难点,提倡学生自学。
基于“三创”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系列课程考核探索(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