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甚至电影里,极少将一场大战分成四个层次进行,《笑傲》之结局,绝对是一个异数:
第一层次:岳不群与任我行两雄相遇,高手过招;
第二层次:任我行不敌,向问天与盈盈相继出手,结果,向问天被剑穿身而过、断臂、偒足,任盈盈重伤,任我行死(有部分观众投诉这部分大血腥),岳不群高呼天下无敌;
第三层次:令狐冲被迫出手,两位高手翻腾飞舞,这几组镜头干净利落,配以刘欢的插曲,令人热血沸黱,最后令狐冲挥剑削去岳不群的假胡子,剑指他的咽喉;
第四层次:满以为大战结局告一段落之际,岳不群忽施偷袭,先放银针,然后执剑刺穿令狐冲肩膀,将他推向场壁,最后令狐冲使出吸星大法,将岳不群推向空中,众恒山弟子同时飞出长剑,令狐冲用吸星大法一吸,各剑同时插入岳不群身上,把他钉在场上(这里的飞剑穿身正是用了计算机特效)。
当时对这段武戏感觉特别强烈,因为这是改编,完全不知道将会如何进展。当看到向问天重伤,深红的血液从他身上喷出,精神为之一振。在感官受到刺激后,任盈盈也被重创而倒向令狐冲,画面所见,她极有可能重伤身亡。
就在岳不群高呼天下无敌之际,令狐冲缓步走出,看到这里,当真是热血沸黱。我一直担心令狐冲不会出手,因为较早前在华山之巅,令狐冲曾在短短数招间击败岳不群(这一段个人极不喜欢,画蛇添足,减低了最后大战的张力,应该删除),现在终于出手,岂不令人与奋。而跟着两位高手(替身演员)的连还翻滚动作,也是整套剧集中,最具美感的武打镜头。
最后岳不群战败,满以为大战已告一段落之际,竟然还有惊喜,那就是岳不群的偷袭了。这最后一段打斗也是颇有调理,岳不群先出剑,继而令狐冲在任盈盈提示下使出吸星大法,而众恒山弟子为救掌门而出剑,众剑最后因吸星大法的吸力而飞插入岳不群身上。这里的飞剑特效用得恰到好处,干净利落。
看《笑傲》的结局,有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感觉尤胜于《射鵰》和《天龙》的结局。《射鵰》的华山论剑“偷工减料”,不提也罢;而到《天龙》时,虽然就客观而言,《天龙》的结局文武兼备,已进步了很多,但观众的期望与要求也大得多。而《天龙》在结局时的仓卒收场,意犹未尽,美中不足。
《射鵰英雄传》的计算机特效
若说《笑傲》的计算机特效可有可无,并未为全剧带来太大的贡献,那么,《射鵰》的计算机特效应用,便是不可缺少的。经过在《笑傲》里的探索,张纪中对计算机特效的应用更热中,也更执迷。除着对计算机特效投资的增加,张纪中更具野心,希望计算机特技与故事情节结合得更紧密。
《射鵰》里的大鵰
三维动画可算是《射鵰》里的大手笔,是不可或缺的。射鵰英雄不能无鵰,动画鵰的制作,是要超越其它《射鵰》电视剧的突破口。
动物动画的优劣,简单来说,是取决能否做到动物应有的动感和质感。《射鵰》里的大鵰翱翔,无论是动感或神态,都是上乘之作,但大鵰羽毛的细致度和色泽光线,则还有颇大的差距,就电视上的要求来说,已然不错。
弯弓射鵰是非常重要的情节,这里有蒙古勇士射鵰的场面,大鵰中箭堕落的镜头,全都是三维动画,效果不错,但当大鵰落地时,与地面的接触,那动感姿态还是有所欠缺。
而郭靖射鵰的场面,只能算是中规中举,不过不失。当郭靖拉弓发箭时,镜头从郭靖的一边急速旋转到另一边,而他手上的动画箭竟然在颤动摇晃。发射后,用了一个箭的特写镜头,镜头随着箭头飞向在空中的大鵰,最后直插双鵰。这组镜头,无论是质感、动感与气势,皆大有不足之处。
黑夜大战黑风双杀
这是《射鵰》里最出彩的武打场面,而计算机特效的应用,也令这场戏增色不少。这些特效包括有柯镇恶的金针,还有树叶与江南七怪的兵器碰撞。而最能与故事联系的特效,要算是韩宝驹的汗珠了。那时,梅超风在树下打坐练功,韩宝驹在树上埋伏,因为紧张而滴下汗水,那一点汗珠滴到梅超风的手上,被她振开,因而发现树上有人埋伏。用一滴汗珠来突出梅超风手爪的纤细、敏感,,编剧实在细致和高明,这也将计算机特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