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纪中金庸剧的电脑特技(4)

2010-06-18 18:02

内力划破虚空,凝留其间成一条光线,看惯了武侠小说的观众,均能接受。但那棋子又作何解释?假若那棋子是实物,是黄眉僧随身携带的东西,只比一般的棋子稍大一点,那就更合情合理了。

《天龙》的背景合成

相信观众不会忘记在《天龙》结局时,箫峯面对的十万辽军,这里用了计算机背景合成的技术,光线的处理颇理想,效果不错。但《天龙》里的背景合成,也不乏像《射鵰》或《笑傲》般低劣的效果,像虚竹过接天桥的场景就是一例。综观而言,如果背景没有移动,较果会好一点;若人物用半身与背景合成,人物与背景的比例相去不远,则更为理想。《天龙》里有一些表现轻功的场面,只有人物的上半身特写,人物作出飞奔的样子,而背景则飞快地向后移动,做到飞跑的效果,那都是用背景合成来处理的,但并不容易察觉。乔峯与段誉初次邂逅,比赛脚力,便用了这类的效果。

对象和人物复制技术

这是《天龙》的一次新的技术开发,其中为人熟悉的,便是在箫峰平叛时辽军的战阵,还有,是在萧峯平叛时,辽军用盾牌组成的盾墙,基本上都看不到破绽。但是,这些都是较为静态的画面,也就是拍摄角度固定不变的画面,而拍摄对象也没有移动,这类画面难度并不甚高。而《神鵰》里,相信我们能看到动态的复制效果。

 

《神鵰侠侣》的突破

《神鵰侠侣》的计算机特效制作,声称是其前三套金庸剧的总和,而投入的资金,超过二百万元人民币,更在拍摄期间,邀请了特效制作指导参与拍摄的工作,希望拍摄到的影片,更能配合计算机特效的制作。这可说是已具备了大电影的规模。张纪中在特效方面的野心,是要带领电视剧的先河,在应用计算机特效的内地电视史上,写下新的一章。

《神鵰》中的神鵰

若说张纪中之前的特效探索,是希望这种特技更能配合故事的演绎、人物的塑造、和场面气氛的营造。那么,《神鵰》的特效,便由配角提升到主角的地位,那就是这位鵰兄了。也就是说,过往计算机特技应用的成与败,对其剧集的影响,还不算举足轻重;那么,这位鵰兄的成功与否,是决定《神鵰》的档次的一个标准。

金庸善于描写人物性格,但似乎对神鵰,除了塑造成较为人性化之外,并没有浓墨重彩。旧式的武侠小说,通常都会描写一些怪兽,像仙鹤、火龟等,除了可增加一点奇异色彩外,也没有太大用处。金庸设计神鵰,不知有何玄机,而且还把其名字放在书名内,这也是他的小说唯一的一次。我实在看不到甚么玄机,书内的其它的人物,也比神鵰丰富精彩。个人估计,《神鵰》既然是《射鵰》的延续,那加上了一个“鵰”字作为书名,以资识别。当年金庸倚*《神鵰》的读者来支撑初办的《明报》,这个标记,还是要加上去的。

张纪中却有着另一番的心情,跟据他的访问,他要将神鵰设计成天神一般,比平常人要高出一倍,有发达的胸大肌和粗壮的大腿。据个人猜测,他把神鵰付予象征意义,神鵰是浪漫的象征或爱情的守护神。

眼高而手低是办不成事的,究竟张纪中的手能伸到那里,还需拭目以待。就过往的表现,张氏金庸剧里的动物特效,如大鵰、闪电貂等,还没有较理想的例子。可是,今次的神鵰,采取了外国特技电影的摄制方法,包括真实模型和真人数据的运用,看到视频中的介绍,效果已远超于前作。

评估神鵰的计算机特效,可以包括以下的各个方面:
•羽毛的质感;
•行为的动感;
•光线的处理;
•鵰与人物及其它事物的接触;
•神鵰的面部表情。

由于用了人的行为数据,在视频中的片断,神鵰的动作灵活生动,非常出色。而因为有真实的模形,在质感方面,个人相信没有太大的问题,至于其它方面,这时还难以论断。最希望是可以达到《哈利波特3》内的“猫头鹰鸟”的效果,但只要对比一下资金与时间的悬殊,就知道这是妄想。

浅谈张纪中金庸剧的电脑特技(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如何做好当前职工政治思想工作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