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另一组镜头可值一提,但个人并不喜欢。那是陈玄风手掌击落张阿生的头颅,画面透视了张阿生的骨骼,突出了陈玄风能碎骨的掌力。漫画中常见这种夸张的表达手法,但个人认为,这不是肉眼所能见到的东西,并没有真实感。其后,也不见张纪中再采用这种夸张的手法。
降龙十八掌,金龙与水波
郭靖双手打圈如做早操一般,然后金光亮起,一条金龙从身上闪现,真扑敌人。这样的降龙十八掌,也算是最缺乏创意之设计。这条金龙除了比已往的武侠剧的金龙亮丽一点外,全无突出之处。
相反地,在华山论剑时所采用的水波特效,配合郭靖如太极般的掌势,效果却出奇的理想,以至在《天龙》时被发扬光大,《天龙》的武打场面出色,这水波特技功不可没。
强差人意的特效
《射鵰》是一次勇敢的开发,在敢于尝试开发新事物的同时,成果却难有品质保证。在洪七公与欧阳峰在船上之战,两位高手呼风唤雨,翻江倒海,极尽夸张。这里用了较复杂的计算机合成技术,包括人物、海水背景和海浪特技。还有在大海屠鲨中,加入了动画鲨鱼。这些技术,只能徘徊在极低的层次。
在撒麻尔罕一役中,黄蓉为逃避欧阳峰的追踪,约郭靖在雪峰上相见,这里用了计算机合成的背景,还加上雪山假景。这里的背景合成比《笑傲》没有任可进步,再加上那雪山假景,假上加假,当然不是负负得正。而最难忍的是两位主角的表演,这雪峰是极度严寒之地,而黄蓉只是被了一件开胸斗篷,更露出头颈;而他们的说话、神情和动作,更绝无寒冷的感觉。前期制作这么精良的剧集,竟出现了这么粗疏的一幕,真不知编、导、演他们在做甚么!
《神鵰》里有一幕说杨过与洪七公在雪山相遇,是用类似的假景及背景计算机合成拍摄的,真不禁令人担心。
《天龙八部》的计算机特效
《天龙》的特效无疑是比《射鵰》用得更多及更好,但没有太多的新技术,只是将已住较成功的效果改量得更完美,更能配合故事与情节。乔峯的降龙十八掌,就是最佳的证明。它能因周遭不同的背景而变化,化出以不同物质凝聚而成的飞龙,如水龙、砂龙、叶龙、尘龙。在计算机技术的层面,这些较果比已住的,表达得更细致;而在创作的层面,则更能配合故事、人物与场景的发展变化。
特效水波的应用,在《天龙》里更是大行其道。除了六脉神剑外,还有萧峯的掌风(萧峯输送掌力给阿紫,以对扩摘星子)和慕容复的剑气(万仙大会之战)。个人认为,六脉神剑的演绎过分简单,显不出威力。若加以改良,将六脉神剑的剑气再加变化,做出不同的水波,包括不同的速度、粗幼、形式,或放出如水珠或子弹般的剑气,更可以做到弧形、折射等奇特效果。
闪电貂与段誉的胃壁
《天龙》的特效生物也不少,包括冰蚕、蜈蚣、莽牯朱蛤和闪电貂等。一般来说,表面有光泽的东西如鳞甲等,效果比较理想,而毛发这么细致的质感便难于表现了。可想而知,一般昆虫的效果要比闪电貂好得多。而闪电貂的三维动画,还要与实物接触,例如攻撃对手和在墙壁奔跑,则效果更是拙劣。闪电貂动画是《天龙》最差的计算机特效。
还有一段情节,也是相当不堪的:当莽牯朱蛤走进段誉口内,段誉的胃壁呈现眼前,这段描绘了莽牯朱蛤被胃酸溶解。莫说那胃壁极不真实,即使计算机特效能做出较理想的效果,这段也是画蛇添足,全无美感,应当删去。
激光棋局
当段延庆囚禁段誉于万劫谷时,段正明赶往营救,与段延庆狭路相逢,两人各施一阳指试探对方功力。这时用了激光特效,指力像闪电般击向对方,效果理想。但其后再不见用这方法来演绎一阳指,非常可惜。莫非张纪中认定激光效果上不了卓面!
其后,有一场别开生面的激光效果,那就是黄眉僧与段延庆的棋局。他们各以指力,破虚空而成棋局,将内力棋盘凝于空中,还附有黑与白的棋子,相隔于两人之间,飘游不定。当镜头左右推进时,这棋盘随着不同的摄影角度移动,蔚为奇观,是《天龙》里最吸引、最有观赏性的计算机特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