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向精细化发展。建设企业文化,很多企业家情绪高昂,但内涵不深刻,有“铁肩担道义”的志向,但是缺少“妙手著文章”的方法,因此在精细化上比较差。比如说企业文化怎么改变队伍的面貌,怎么对改革起保障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整体发展和战略安排的作用,对改变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作用,对精神文明新途径探索的作用,这些方面我们的企业文化应该说探索的比较好。但是对生产、经营、管理、产品、服务,如何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我们有些企业仍然不得要领,大多数企业结合的不具体、不深刻。比如说什么叫产品的文化含量,产品的文化含量包含四要素,一是使用功能是否多样性;二是款式造型是否具有高审美附加值;三是你的色彩是否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四是人性化水平体现的程度。长安集团生产一种面包车叫“长安之星”,新款长安之星叫“长安之星运动型”,运动型的长安之星和老款长安之星的改变就是两点:一是车前后保险杠进行了重新设计,设计成凸凹不平的流线造型。第二个改动,在车的顶部后端接出了一个一尺半长的导流板,也是一个流线造型的。改造这么两点之后整个车身外型看起来飘逸、潇洒、动感十足。它在站着、停着时跟行着一样。客户满意的诉求点在哪儿呢?诉求点不在于车的其他性能,就买它的文化含量、买它的审美附加值,现代的动感文化,这叫文化增值,长安之星新型面包车就应该叫“最具文化含量产品”,因为它的文化含量体现得特别明显。
第二,强化两个属性的认识。企业文化两个基本属性还要强化,一个是“亚文化”。亚文化这个角度,是从企业的意识形态,文化形态角度说的。国家社会的大文化叫主文化,各个行业的文化叫亚文化、支流文化,行政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医院文化属于亚文化,而在诸多的亚文化当中企业文化是最重要的亚文化形态。亚文化的任务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要建立企业信仰系统。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结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不同,就要建立自己的信仰系统和文化灵魂。再一个任务,亚文化要完成与主文化的对接。主文化是社会大文化,怎么完成这个对接?什么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怎么建设?我们大家都知道,凡是非常科学的基础性理论要想达到武装社会基层人员的目的,他就有一个工作必须干,就是必须把基础理论转换成实战型理论,它才能武装基层人员。企业文化与主文化的连接是三句话:一是“企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企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三是“企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落实途径和绿色通道”。企业文化的另外一个属性就是“管理学”,管理学属性强调企业文化是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它要改革管理的观念和手段方式。怎么改变呢?他要把管理从单纯的物质引导和制度管卡压转到以文化的启发与内在的引导上来。企业文化管理最适应时代的特征,我们这个时代是智慧集约化时代,它不是劳动力密集型时代,这个时代人的主体意识空前提高,人们价值实现的愿望空前强烈。因此管人必须用文化的提示来管。文化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他讲两手抓、两手硬,但是它不是讲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书记抓精神文明、厂长抓物质文明,它是把两手并一手,两手一起抓。这边精神文明,这边物质文明;这边思想工作,这边经营工作;这边社会效益,这边是企业效益。它始终把多个双重效益融为一体,所以你抓住企业文化的规律,把握住七寸,只要抓下去,只管努力,不问前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逻辑结果出来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两个文明合着一块抓下去,出来毕竟是两个文明的成果,你要不这么看,你怎么解释西方发达国家的那些优秀企业两个文明是同时进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