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三工”的安全管理[安全征文](2)

2010-06-18 12:32


⑵.组织上要配备技工、班长,有固定的办公场地、固定的安全网络、专职安全员,统一劳保待遇、统一执行的制度、传递信息和学习检查、考核,帮助他们树立新型的团队形象,这就改变了目前由社会零散组织的自发无序状态;
⑶.劳务工的使用必须签定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劳务合同,明确安全生产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⑷.必须保证《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的从业人员,“三工”同样也有的八项权利;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拒绝权、避险权、求偿权、防护权、教培权;
⑸.民工进厂前必须和正式职工一样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才能上岗,考试内容包括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
⑹.加强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实行“三工制”,即:工前教育、工中检查、工后讲评的跟踪教育,积极开展安全活动与学习,提高民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搞好安全文明施工;
⑺.特别要加强承包队班组长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对其不加强安全学习,安全素质、操作技能不高、经常性的脱岗、离位应加重处罚甚至解除合同;只包不管、以包代管,事故责任在总包单位;
⑻.提供必要的生活卫生设施和管理制度,保证宿舍干净清爽、整齐有序,防止瘟疫的流行;监督/检查食堂卫生、饭菜质量保证其身体标准;
⑼.强化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爱岗敬业,不擅自拆除、挪用、毁坏安全设施与装置的职业安全道德水平;
⑽.民工的劳保防护用品必须得到保证。
    2.“三工”的柔性化管理
    对“三工”的人性化管理,与安全生产系统需要明显的组织压力,即不管它的规模与发展阶段如何,都必须始终保持规章制度与纪律的严明、重点突出、有效的控制与协调不矛盾。因为只有制度才能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并得到良好发展。所以,需要柔性管理对这两种对立的效果加以平衡。这种柔性是指根据安全生产组织状态的变化,调整思路、指定对策、适时整改、适应变化的能力。这有利于在不断磨合中加强“三工”的向心力、促使他们在安全生产中步调一致,协调、处理好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关系。
    安全文化(安全价值观、安全素质、安全教育与培训)理论所追求的整体优势,对他们同样适用。普遍的卓越和良好,能创造出一种群体规范,也能导致个体的从众行为,对“三工”来说,这绝对是一种渴望与需求,然而,大多数企业都不与重视。其实这不需要多大的投入,却能使“三工”在相互影响与约束下彼此能接近与趋同。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所形成的无形的压力,常比权威命令的效应大的多。
    2.1柔性与刚性
    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互为补充,才能形成动态的安全管理体系。但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在什么条件下采取明确具体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刚性管理? 在什么条件下,采取激励和感情交换的柔性即人性化的管理,以充分发挥“三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三工”队伍的凝聚力?实际上,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互为补充才能形成情理并蓄、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但其不同的质、量组合,适应不同的安全状态,所以对于 “三工”要注意以下几种形式和问题:
    2.1.1企业精神与柔性管理
    对“三工”的柔性管理,也是同企业精神一样的软性管理。企业安全生产总体水平的提高,不仅在于企业安全设施和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强化,也在于坚持 “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现安全长周期的能力。它需要是“三工”之间以及与承包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服务和应急、应变能力的不断改进与提高。积极开发“三工”的潜力,使其有机组成一个团队,才能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才能万无一失,这相当于对第一级资源和第二资源的配置方式起保证作用的“软部分”。由于它的作用是不直接、不具体,但具有随机性、模糊性、直觉性、适度性的特点,所以创造性也应贯穿于“三工”管理的方方面面。因为“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创一流”所代表的内涵,也是“三工”所需要的一种企业精神和价值趋向。

浅谈对“三工”的安全管理[安全征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议公路企业党建工作对党员的几点要求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