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这样的挑战,一个重要前提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而这一格局的基础,就是党的基层组织“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现代意义上的服务,是治理体系的最基本精神和原则。它是与多元利益关系(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与多元的利益需求(个体的、群体的、现实的、未来的、全局的、局部的)联系在一起的。现代意义上的服务,需要依托城乡基层自治组织、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它需要形成多种参与方式,结合具体实际,建立像民意调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协商谈判制度、公民投票制度等民主化、科学化的公众利益诉求制度,使服务能够弥补“市场失灵”,也可以弥补“政府失灵”。
我们党提供的服务,是一种根本的“服务”,这种新的“服务”,通过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服务,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