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的三农问题(4)

2010-06-18 00:00

  这一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农业已经完全走过了“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的阶段,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从人均土地面积供养的人口角度评价,中国的农业在世界上已经是比较发达了。新中国60年,在人口增长接近两倍的情况下,用粮食增长超过4.6倍、其他农产品增长更多的伟大发展成就,彻底打破了历史上人口大幅度增长必然导致社会动乱的周期率。2008年年初发生世界性粮食危机,中国不但没有成为引发危机的因素,反倒大量出口农产品,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的稳定因素。

  三、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与前景展望

  蒋介石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扔给共产党时,认为共产党也解决不了几亿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足见在国内解决三农问题之难;美国学者到20世纪90年代还认为中国解决不了吃饭问题,足见从世界范围看中国解决三农问题之难。但是,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搞社会主义,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搞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或基本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令共产党的对手也不得不承认。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新中国成立60年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内容十分丰富。本文限于篇幅择要而论,最为根本的经验,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一以贯之的,那就是把满足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放在首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靠土地革命满足占人口大多数的无地少地农民的利益,把他们变成民主革命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样是靠满足亿万农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取得的。其中主要的制度性成果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立了新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新中国成立60年,解决三农问题的道路曲折不平。最大的挫折莫过于“大跃进”、“浮夸风”造成的3年困难时期。但这只是处于幼年时期的共和国在向前迅跑时跌了一跤。它让我们在如何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上变得更加清醒、更加成熟。

  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是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而言的,并没有否认新中国成立60年解决三农问题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一认识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

  展望未来,中国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前景无限光明。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再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比较好地解决了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就能够如邓小平设想的那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时,从经济上看,三个中国人创造GDP的能力至少等于同时期发达国家的一个人。但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美国的5倍,中国的经济总量就可以达到日本的3倍,美国的一倍半。在这个意义上说,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必然带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将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


新中国成立60年的三农问题(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