㈢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挑战。如今,到2005年7月,我们的党员总数已经达到6900多万人,其中近20多年内入党的,占总数一半以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使我们国家焕发出新的生机,使我们党增添了强大活力,为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广阔舞台。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共产党员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所有制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中,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未曾遇到的新情况,这些都对共产党员在新形势下保持先进性、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共产党员的党性面临着新的考验。我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同广大共产党员的努力奋斗、积极奉献密不可分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党员是能够发挥先锋
模范作用的。孔繁森、郑培民等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共产党员,在人民心中铸起一座座精神的丰碑,6900多万党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发挥着火车头、发动机、加速器的作用,创造着骄人的业绩。这是一组有力的数据:1994年以来,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5790人中,党员5059人,占87.4%;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3993人中,党员3409人,占85.4%;1997年以来的历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中,党员占85.7%;1990年至2000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奖者中,党员占71.8%……1989年至2000年底,受到各级党组织表彰的党员达4476.4万人次,其中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达2247.7万人次。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严于律已,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模范党员身上熠熠闪光。他们当中有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常年奋斗在生产一线的工人;有勇攀科学高峰、取得优异成果的科技工作者;有自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干部;也有带领群众治山引水,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还有在其他行业辛勤耕耘、成绩突出的先进人物。这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时代先锋,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努力实践入党时的誓言,生动地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示范力量,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但是,,也确有少数党员甚至领导干部理想淡漠、信念动摇、意志衰退、精神空虚,有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当官做老爷,有的被错误思潮所俘虏,丧失了政治立场,有的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有的腐败堕落,跌入犯罪的泥坑。从党员队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党员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或“文化大革命”后入党的。党的队伍迅速壮大了,这是好事,而思想建设却没有完全跟上。许多同志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入党或完全没有入党。对于老党员来说,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也有一个需要不断提高的问题。这说明,解决党员思想入党的问题,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们党的建设上一项长期的、带有战略性的任务。这些情况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党员质量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先进分子,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㈣发挥共产党先锋模范作用,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共产党员要以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为已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发展生产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加以检查和总结,看看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要求共产党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求的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正是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