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党员联系群众机制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为密切党群关系,加强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完成党组织布署的各项任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党员在所居住地范围内,要经常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跟群众开展谈心活动。
二、党员要经常主动了解群众的思想生活等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三、党支部每半年至少要召开一次群众代表座谈会,请群众参加到党员的政治生活中来,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党员要虚心接受群众的建议和批评,对能整改的马上整改,让群众满意。
五、党员要按照“一帮一”的要求,根据所帮扶对象的思想、生活和经济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入户联系。
六、党员要经常联系、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让他们在思想上坚定信念,在工作上求真务实。
七、党员在定期汇报工作、思想和学习情况时,应同时汇报联系群众的情况。
八、党支部要定期检查和分析党员联系群众的情况,提出要求,进行指导和督促。
九、党员联系群众的情况,应及时记录于支部活动记录,支部定期召开会议。
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
为加强对全县重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切实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县、镇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分工,建立联系点。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委提出的发展经济的各项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帮助联系点党组织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督促指导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各自的联系点,亲自参与指导,特别是要帮助深入剖析,找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的工作差距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解决好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使联系点成为全县各项工作的示范点。
三、指导联系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和载体,把开展党建工作与本地区、本单位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活动效果,促进党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经济发展,社会满意服务。
四、要注意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大力宣传各个联系点的工作成绩,及时发现和宣传党员干部中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联系点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为其他地区和部门提供样板。
五、副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深入到各自的联系点10次,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深入到各自的联系点15次,每人每年至少都要撰写1篇有针对性、指导性、可行性的高质量调研文章。
六、党员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跟各自联系点的工作成绩挂钩,联系点的各项工作在省、市、县名次靠前的,年末考核党员领导干部有资格被评为优秀,联系点工作位于后三名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被评为称职以上等级。
党员干部“走千家万户,解百姓难题”制度
为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一、在走访中要实事求是地调查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进一步体现党真心爱民、全心为民、诚心富民、一心帮民、悉心安民的态度和决心,营造党群和谐、干群和气、人际和睦、上下和悦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二、“走千家万户,解百姓难题”的主要任务
1、调查了解城乡各户的家庭情况、从业情况、收入情况和生活状况。
2、调查了解城乡各户当前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吃、穿、住、就医、上学等;对就业需求的想法和打算,以及需要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
3、调查了解城乡各户进一步加快富裕步伐,提高生活水平的设想和安排,以及需要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