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农民之间收入差距(2)
2010-06-18 07:28
(一)、农民收入水平及分配差距变动总体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收入增长速度和收入分配状况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经过了“高速增长—缓慢增长—停滞增长—恢复增长—停滞增长”5个阶段,收入分配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即:1979~1984年高速增长阶段、1985~1988年缓慢增长阶段、1989~1991年停滞增长阶段、1992~1996年恢复增长阶段、1997~2000年停滞增长阶段。
从相对差距看,从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我国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的确在扩大但扩大的程度比较小。但从1992年即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以来,差距在较快的拉大。尽管近年来出现了某些减小的迹象,但是,差距仍然是较大的,而绝对差距在持续扩大。 这表现在1.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变慢。自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再度出现回落,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取得比上年增长9%的基础上,便进入了急转直下阶段,1997年比1996年增长4.6%,增长速度比上年下降4.4个百分点;1998年增长4.3%,比上年又下降0.3个百分点;1999年增长4%,比上年又下降0.3个百分点;2000年仅增长2.1%,增长速度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由于基层存在着的屡见不鲜的农民收入“兑水”现象,农民收入的实际增速比上述统计数字反映出来的增速事实上还要低。增长速度的变化导致收入的相应变化。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度扩大。
农民收入增速减慢,使一度曾有所缩小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度扩大。在这一点上,会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说,城乡之间差距好象说明不了农民之间的差距。但我们可以从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地区内部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变化趋势之中发现在相应农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具体情况,甚至会发现单纯看农民之间收入数据变化所不能发现的结构性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各地农民之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发展、变化的结构状态,从而找寻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事实就是只有跳出农民问题的圈子才可能解决农民问题。这在后面的内容里会有所论述。3.居民消费结构城乡差距拉大。当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向空调器、摄像机、影碟机、电话、电脑甚至汽车 等高档、新一代耐用消费品发展的时候,农村居民的消费仍停留在以生存性为主的消费水准上。这一点是结合上面的情况共同发生影响的。
(二)、农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具体分析
1.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增大
在这方面,马九杰先生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他在《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差距》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从1978年的133.57元增加到1999年的2210.34元,年均名义增幅达14.3%。但农民收入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农民收入差距和不平等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以下是其论文关于农民收入变动的分析。
利用《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数据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提供的有关资料,可以计算若干库兹涅茨比率,以观察我国农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态势。库兹涅茨比率是指:一定百分比(如10%、20%等)的高收入人口所拥有的整个收入的份额,与一定百分比的低收入人口(如20%、40%等)所拥有的整个收入的份额之比。一般地,针对特定百分比的高收入人口与特定百分比的低收入人口的收入份额的库兹涅茨比率越大,表示人们的收入差距水平和不平等程度就越大。从1986~1999年,不同收入组家庭人均纯收入都有增加的趋势,但在农民收入提高过程中,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民收入提高的速度不同,从而不同年份各20%的5个收入组农民所拥有的收入份额也不同。高收入人口所占的份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而低收入人口所占的份额则逐渐缩小。如1986年20%收入最高的农民拥有全部纯收入的44.3%,而20%的收入最低的农民拥有全部农民纯收入的6.72%;1999年,20%收入最高的一组农民拥有全部纯收入的48.89%,接近整个收入的1/2,收入最高的40%的人口大约拥有全部纯收入的70.15%, 而20%的收入最低的农民拥有全部农民纯收入的5.05%,收入最低的40%的人口只拥有全部纯 收入的15.12%。显然,农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民纯收入向高收入人口集中。
浅论中国农民之间收入差距(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