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必将对做好这项工作产生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三是我县菜牧棉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潜力很大。蔬菜、畜牧、棉纺织业是入世后受益较大的行业,随着市场对绿色食品和服装面料的需求增加,必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推动我县再就业工程实施。四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配置在就业中的基础作用逐步凸现,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正在形成。这些都将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真抓实干,切实把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促进再就业的主要政策
为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框架。这一框架可简要概括为五大支柱、六个领域、十项政策。五大支柱是指积极就业政策的五个基本方面。第一支柱是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为取向的宏观经济政策,政策的出发点主要是通过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等,扩大就业总量、创造就业岗位。第二支柱是以重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取向的扶持
政策,出发点主要是运用优惠政策杠杆将所创造的岗位,优先用于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第三支柱是以实现劳动力与就业需求合理匹配为取向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出发点主要是通过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帮助劳动者了解需求信息,提高就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第四支柱是以减少失业为取向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发点主要是通过严格规范企业减员、建立失业预警制度等措施,减轻社会失业压力。第五支柱是以既能有效地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又能积极促进再就业为取向的社会保障政策,出发点主要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下岗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保障。五大支柱实际上就是经济拉动、政策扶持、市场服务、政府调控和社会保障,构成了积极就业政策的基础框架。
六个领域指的是开发就业岗位的六个方向。一是非公有制经济。即调整所有制结构,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二是第三产业。即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要积极发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三是中小企业。即调整企业结构,发展有市场需求的中小企业,继续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四是劳动密集企业。即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五是灵活就业。即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和市场就业方式的变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非固定单位、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并通过发展劳务派遣、就业基地等组织形式为他们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六是劳务输出。即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内鼓励跨地区劳务协作,对外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努力开拓区外劳务市场。这六个领域可以简要地归纳为“非、三、小、密、多、外”六个字,这是适应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系统地提出了扩大就业的多条途径。
十项政策是对上述五大支柱、六个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这些政策包括:
1、税费减免政策。主要集中在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鼓励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转制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三个方面。在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方面,过去的税费减免政策扶持对象仅限于下岗职工,这次将其扩大到下岗失业人员。在免费范围上则明确规定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所有各项收费。在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方面,中央和省规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转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符合规定条件的,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