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另一个特点是其规律性。△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所谓客观性,是指规律不能被创造和消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谓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有其运行轨道。规律是运动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规律是事物的本质,又通过现象来表现和使人认识。我们对待规律的正确态度是一方面尊重规律不违背它,另一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规律,创造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化学元素周期表属于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正面案例;永动机发明则是反面案例。
(三)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又对意识具有反作用 1.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又是人类特有的产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意识是一种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无机物还是其他有机物包括猿猴等灵长类动物都不具有这种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不仅表现为每个个体人的身上,也表现为人类整体的身上;它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既有遗传性又有创造性。人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有意识而动物没有。所以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虽然极其脆弱,但是它能够思想,这便是人的全部尊严所在。
2.意识的作用。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表现于: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由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主动性、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所以意识可以通过“思维的眼睛”,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反映现象,可以创造一个理想或幻想的世界。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是直接地去改造世界,而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正确意识做指导的实践活动是高效的、符合规律的,能够满足
4
人类的需要并且与自然相和谐。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也是意识改造世界的重要功能。
☆蹩脚的建筑师所造的房子和灵巧的蜜蜂所建的蜂巢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3.实事求是。如何正确处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呢?就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一方面用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五、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一)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特点。生产活动、变革社会和科学实验是人类实践的三种主要形式。人类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实践的结果,没有实践便没有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认识是人们了解世界和自己的意识活动,它具有主观性、间接性、渐进性的特点。认识表现为感觉、知觉、经验、理论。总体说认识就是人类知识。认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东西,是人类特有的。
☆实践和认识是什么关系?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发展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离开了实践认识就不可能产生;另一方面认识是实践的指导和灵魂,没有正确认识做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说明认识对于实践有反作用。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的宏观发展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推广到感性认识,从而补充和发展理性认识,这是认识微观发展的过程。归纳是从感性向理性升华,演绎则是从理性向感性推广。
5
人类认识还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螺旋式上升的特点。非欧几何、光的波动说与粒子说的争论就是典型例子。
(二)真理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追求真理。那么什么是真理?△真理是指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内容只有一个,真理的表达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说追求真理人人有份,不分阶级、阶层、民族和种族,不分男女老少。真理是有条件的和具体的,所以真理是相对的;同时真理总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和规律性,即使只反映了一部分,但就其真实性来说又是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要求人们不断地追求真理,使之尽善尽美;真理的绝对性有要求人们坚持真理,不要轻言放弃。
六、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一)辩证的联系观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事物的联系具有以下特点: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对处在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就要求人们要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处理事情。
联系是客观的,无论是自在之物还是人为事物都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自然之物的联系通过天然作用形成,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形成。长江黄河是天然之物的联系,京杭运河则是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从食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诡辩论、算命便是将联系主观随意的产物。
联系是多样的,有直接和间接联系、必然和偶然联系、内部和外部联系、本质和现象联系、眼前和长远联系、因果联系,还有物理、化学、生物、社会、思维等等联系。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人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照搬照套。
(三)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6
首先整体和部分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是“多”。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帅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整体。整体包含部分的功能,又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