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资料(老师推荐)(4)

2018-09-16 09:18

Ⅲ.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

(1)地理位置: 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②科技力量强;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市场广阔;⑥经济腹地宽广; ⑦工业联系好;⑧政策扶持;⑨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⑩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①能源、资源缺乏;②人多地少,土地紧张;③污染严重。 Ⅳ.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①海陆交通便利;②劳动力丰富;③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④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

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⑤市场经济发达,⑥国家政策的支持

不足:①能源、②矿产资源不足 3、三大工业地带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范围: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四个工业基地

优势条件:①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②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③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

发展: 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秦皇岛港煤炭输出港;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范围:以沪宁杭为中心工业区; 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电力、金等工业发展; 以攀枝花为中心钢铁工业; 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 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

优势条件:①工农业发达;②人口众多;③矿产、水利资源丰富;④水运得天独厚;⑤经济腹地广阔 ?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范围: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鲁木齐 优势条件:①能源丰富、②资源丰富;③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4、传统工业区典型地区: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意大利西北部、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

区位分析: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衰落 ①生产结构单一; 整治措施: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鲁尔区) ②离铁矿较近;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充沛的水源;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便利的水陆交通;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⑤广阔的市场。 ⑤环境污染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5、新兴工业区典型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德国南部、美国“硅谷”等 a.轻工业 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

区位分析: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④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相同点:(同上)

不同点:(我国)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调整措施;①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②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④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⑤形成规模生产;树立品牌意识;⑥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⑦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b.高技术工业地区“硅谷”

典型地区:美国硅谷、德国墨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

区位分析:①地理位置优越;②气候宜人;③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④便捷的交通;⑤军事定货(美国硅谷特有)。 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变化原因: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优势条件。 6、城市工业布局 区位因素:

①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②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靠近水源;

②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③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④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⑤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⑥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⑦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⑧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⑨工业联系-投入-产出联系等。

7、工业集聚和分散

集聚有利意义: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③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意义:①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②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分散区位因素: ①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②接近市场;③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④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

(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原因: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污染少。) 8、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五个工业区) 区位条件:

有利:①岛国,多优良港口;

②工业基础好;气候温和 ③科技发达 ④美国的扶持

不利: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促进发展的原因:深刻的历史原因;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五、 城市及其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 1、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老师推荐)(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考作文:人生如棋 作文资料汇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